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7 18:21: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 A.鬓若刀裁,眉如墨画。
B.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C.我有一个孽根祸胎,是家里的“混世魔王”。
D.寄言纨祷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阅读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新诗产生于“五四”运动时期,胡适是新诗最早的开拓者,他的《尝试集》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号称为新诗革命先行和纪念碑式作品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
B.普希金是前苏联的著名诗人,不仅创作了大量的诗歌,还创作有小说《上尉的女儿》。
C.海子,当代极具影响力的诗人,他诗里自由率真的抒情风格,对生命崇高的激情关怀,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梦幻般的吸引力。代表作有《亚洲铜》、《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D.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诗人,新月诗派的代表人物,其代表作有《志摩的诗》、《猛虎集》。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普希金是俄国诗人,不是前苏联)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遵循絮烦蹉跎岁月奇怪迭出
B.撕杀暮霭根深蒂固目不暇接
C.杂脍嫉妒礼尚往来改弦更章
D.倜傥篡位草菅人命盘根错结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厮杀 C改弦更张?杂烩 D盘根错节)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使之衔接最恰当,并把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4分)
当前,的确有不少人不爱人,不重视人。____________。
①这种爱和重视,不是抽象的,而是非常具体的。
②可从同情、关怀一个具体的人开始你的善良。
③然而,伟大的社会应该有善良、高贵的人,他们必爱人,重视人。 ④如果听任这样的人充斥社会,这时代必然是渺小、没有希望的。 ⑤如果他们是无辜而遭受不幸的,就更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地去保护。 ⑥不厌其烦地为不幸的人去奔走,哪怕一生只为了一个这样的人。


参考答案:④③①②⑥⑤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④应紧跟引句,是说“不少人不爱人,不重视人”的危害;③与前面是转折关系;①中指示代词“这种”明显承接③;②阐述①句中的“非常具体”,⑥⑤则是阐述如何去“开始你的善良”,⑤中的“更”表示更进一层。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今夫水非火则无以济非木则无以屯非金则无以节非土则无以比是故夫智不丽乎仁则察而刻不丽乎礼则慧而轻不丽乎义则巧而术不丽乎信则变而谲俱无所丽则浮荡而炫其孤明
(取材于《周易外传·卷一》)


参考答案:今夫水 / 非火 // 则无以济 / 非木 // 则无以屯


本题解析:标记“/”处,每断对3处,得1分;在“/”“//”之外每断错3处,扣1分,扣完为止
译文:
(五行中)水不依靠火(的加热)就无法升华,不依靠木(的生长)就无法聚集,不依靠金(的约束)就无法节制,不依靠土(的沾润)就无法和顺。因此那(和水相应的)智,不附着于仁就会表现得过于精明而苛刻,不附着于礼就会表现得狡黠而轻佻,不附着于义就会表现得虚伪而俗套,不附着于信就会表现得不正常而又诡诈,不附着于仁礼义信中的任何方面就会让人轻浮放纵而只会矜夸自己孤零零的聪明。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