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7 18:33: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选出下列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

A.请问其目
B.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C.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D.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与句末“与”配合表示测度语气,大概,恐怕;其余为第三人称,代人或物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百川东流,江河入海,自从盘古开天辟地以来,灌概和滋润华夏大地的水源都来自西部。
B.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成百上千到他的安息地来的人中间没有一个有勇气,哪怕仅仅从这幽暗的土丘上摘取一朵花做纪念。
C.正义和非正义在一定条件下会互相转化,自卫的武器也会变成侵犯的屠刀,以暴易暴是一条危机四伏的刚索,暴力一旦过渡,立即走向除暴初衷的反面。
D.读书,有些书可浅尝辄止,有些书可囫囵吞枣,但有少量书则须细细咀嚼,慢慢消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灌概”应为“灌溉”;C项,“刚索”应为“钢索”,“过渡”应为“过度”;B项、D项,无误。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诗人,他开创了诗人由集体歌唱到个人创作的新时代。
B、我国文学史上素以“风骚”并称,“风”指“国风”,代指《诗经》,“骚”指《离骚》,代指楚辞。
C、我国诗歌发展史上有两大优秀传统,其中现实主义的源头是《诗经》,浪漫主义则创始于楚辞。
D、“楚辞”有两个含义,一是指屈原创制的一种诗歌体裁,另一个是指刘向辑录的屈原作品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乏 振聋发 不成军 功亏一
B.憔 鞠躬尽 出类拔 不及防
C.辛 人听闻 言简意 下之围
D.拨 穷困倒 极目望 星火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说明什么是“社会公信力”。(不超过45个字)(4分)
“民无信不立”,国家机关或社会公共服务部门也应如此。国家机关或社会各种公共服务部门在处理公务中必须能够妥善解决问题,考虑其政策与行为的合法性、公正性与公益性,考虑公民的心理因素和利益需求,以及社会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自己的一切行为必须让民众认同,让民众信任,让民众满意。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把增强政府公信力作为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45字
 
 
 

 


参考答案:【答案】【参考答案】国家机关或公共服务部门(1分)在处理社会


本题解析:【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