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19:04: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填空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前后衔接、意思完整的一段话。(只写句子的序号)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扎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效外风景优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③①②④⑤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①这个比喻___三层意思,需要深入挖掘,才能真正体会到它的妙处。
②近年来,内地作家___沿海地区,写出了不少关于市场经济题材的好作品。
③无权无职的平民百姓,虽然人微言轻,但他们送给为官者的外号,褒贬清楚,爱憎分明,很能___民意。
④这又让我们见识到怀疑的残酷。它只需要一点借口,就可能将一个___的生命顷刻间置于死地。
A.包涵???????????作客?????????????阐明?????????????灵活
B.包含???????????做客?????????????阐明?????????????鲜活
C.包含???????????作客?????????????说明?????????????鲜活
D.包涵???????????做客?????????????说明?????????????灵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伦敦奥运会上,林丹在0:1落后的情况下,不孚众望,奋力拼搏,连扳 两局,最终以2: 1战胜李
宗伟,夺得冠军。
B.低端车的消费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对于每一次几角钱的油价上涨,他们都不可能等闲视之
C.几年前,学界几乎没有人对他的学说感兴趣,可现在当他被尊奉为大师之后,登堂入室的求教者简
直要踏破他家的门槛。
D.项羽被困垓下,兵少食尽,外面汉兵层层包围,其处境之危险真是如履薄冰,想起“西楚霸王”之
威名,让人不禁感慨万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一定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
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A.是不能使群众信服,语意相反,应为“不负众望”。 B.当平常的人或平常的事情看待。多用于否定句。C.比喻学问、技艺由浅入深,达到一定的造诣。D.强调主观心态的小心谨慎,不指客观情况的危急。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用下面的三个词语扩写成一段意境优美的景物描写。要求:想象合理,语言形象生动,使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200字左右。(15分)
小楼?????雨声??????粉红色
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面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 .近体诗是对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与古体诗相对而言,句数、字数和平仄、用韵等都有一定的格律。
B .先秦散文包括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前者如《论语》《孟子》《诗经》等,后者如《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著作。
C .楚辞是屈原在楚歌的基础上再创造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新诗体。“楚辞体”又叫“骚体”,由屈原《离骚》而得名。
D .“赋”是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的一种体裁,讲究句式的整齐,描写事物铺陈夸张,于结尾处往往发一点议论。例如,杜牧的《阿房宫赋》、苏轼的《赤壁赋》等。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