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07 19:04: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切磋 照相馆 前倨后恭 功亏一篑
B.诀窍 捅漏子 佶屈聱牙 莞尔而笑
C.宣泄 跑龙套 春风殆荡 厉兵秣马
D.驰骋 顶梁柱 振聋发聩 奴颜卑膝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仔细观察下面的图片,根据要求答题(6分)。

(1)为图片配上相应的公益广告语。(3分)
(2)结合图文和现实,谈谈自己的看法。(不超过100字)(3分)


参考答案:(1)一切唯以利益(金钱)指南,必将失去生命的方向,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图文转换题,注意指南针中的“南方”的标志S,换成了“金钱”的标志,那就是一切唯以金钱指南,再“结合图文和现实”, 谈自己的看法。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题文】仿照下面的示例,另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修辞、句式与示例相同,内容协调一致。(6分)
如果你不吝于绽开一抹暖心的微笑,那么你就可能收获一片明媚的阳光;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如果你不吝于敞开一扇紧闭的心扉,那么你就可能架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可以根据例句进行仿写,把例句中的动词、名词进行词语更换,找类似的词语就可以。如把“绽开”改为“敞开”;把“微笑”改为“心扉”;把“收获”改为“架起”;把“阳光”改为“桥梁”。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4分)
泰山封禅是帝王向天地报功,展示国泰民安的重要仪式。“刻石纪号”,著己之功绩是封禅的重要内容。唐玄宗就曾亲自撰写《纪泰山铭》一文,勒碑于岱顶大观峰。但八次封禅泰山的汉武帝却在泰山之巅树立一块无字碑,引发后人无数猜测。
常言道:“树碑立传,是寻常;树碑无传,则非常。”汉武帝为什么树立无字碑?请合理推测,概括两点理由。


参考答案:【答案】内容:功过任后人评说的谦逊、淡然,功高自诩的自信、霸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是一道开放性的探究题,解答此题,可结合着文段中树碑立传的目的,从汉文帝的历史人物形象及人物事迹角度探究其树立无字碑的意图,可从 内容、形式、效果等角度探究。例如在内容上,有字碑是当代人或自我评价,而无字碑自然是期待后人对功过的评价,由此可体会出汉武帝的自信与霸气;对泰山的敬仰等。在形式上,树立无字碑自然与众不同,新颖,能起到后人探究的兴趣。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哈佛的一位文学教授在介绍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时,将教室的窗帘全部拉上,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普希金;然后又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果戈理;接着再点起一枝蜡烛,说这是契诃夫;最后,他打开窗帘,阳光撒满教室,他说,这就是托尔斯泰。
关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这位哈佛教授的两个主要观点是:                              


参考答案:【答案】①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为黑暗中的俄国带来了光明;②托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考生要站在材料中文学教授授课的角度分析,教授点燃的前三只蜡烛代表俄国三位不同的文学大师,注意教室是黑暗的,二介绍托尔斯泰时,“阳光撒满教室”,很容易理解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为黑暗中的俄国带来了光明,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最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