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十)
2017-02-07 19:04: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______________。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______________。
(3)假舆马者,______________,而致千里;假舟楫者,______________,而绝江河。
(4)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足。


参考答案:(1)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
(2)夜来幽梦忽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故都的秋》是写故都的秋,但也写到了江南之秋,主要在哪些段落?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主要在2和13段,目的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名篇名句默写。
(1)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2)_____________,海不厌深。周公吐哺,_____________。(曹操《短歌行》)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___。(《赤壁赋》)


参考答案:(1)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
(2)山不厌高 天下归心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其他题  补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每空1分)
小题1:??????????,竟无语凝噎。(柳永《雨霖铃》)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小题2:昼夜勤作息,???????????????。?(《孔雀东南飞》)
飞湍瀑流争喧豗,???????????????。?(李白《蜀道难》)
小题3:?????????????,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无题》)
征帆去棹残阳里,?????????????。(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


参考答案:
小题1:执手相看泪眼??黑云压城城欲摧
小题2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名句默写”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摧、伶、俜、砯、矗。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__________,__________,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3)寄蜉蝣于天地,__________。哀吾生之须臾,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2)安能摧眉折腰事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