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写》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2-07 19:04: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面关于《记念刘和珍君》一文,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头的“中华民国十五年三月二十五日”只是用来点明开追悼会的时间。
B. 作者反复描写了刘和珍的外貌,用来突出她对敌人“总该有些桀骜锋利”的性格特点。
C. 作品痛斥了反动政府的屠杀罪行,揭露了所谓学者文人的卑鄙无耻,表达了对死难烈士的崇高敬意。
D. 程君“正告”鲁迅先生:“先生还是写一点罢;刘和珍生前就很爱看先生的文章。”所以鲁迅才写下了《纪念刘和珍君》一文。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子》)
(2)庄生晓梦迷蝴蝶,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_____________。(李商隐《锦瑟》)
(3)覆杯水于坳堂之上,_______________;置杯焉则胶,_______________。(《庄子》)


参考答案:(1)申之以孝悌之义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望帝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其他题  (1)潦水尽而寒潭清访风景于崇阿。(王勃《滕王阁序》)
(2)臣少多疾病, 至于成立。既无伯叔, ,晚有儿息。 ⑧  形影相吊。(李密《陈情表》)
(3) ⑩ ,惊破《霓裳羽衣曲》。(白居易《长恨歌》)


参考答案:(1)①烟光凝而暮山紫;②俨骖騑于上路
(2)③九岁不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选答3道题)
小题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可怪也欤!(《师说》)
小题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锦瑟》)
小题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4: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终不察夫民心。(《离骚》)


参考答案:
小题1: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小题2: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词句的写法。如:“不齿”、“ 其智”、“ 金戈铁马”、“怨灵修之浩荡兮”等。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名著,回答下列问题。(100字左右) 
  堂·吉诃德已经等得不耐烦,生怕上天并未选定自己去完成这件大事,所以玛朗布鲁诺不把那匹马送来;再不然,就是玛朗布鲁诺不敢和他决斗。这时花园里忽然来了四个身披翠绿藤萝的野人,同扛着一匹大木马。
请简述堂·吉诃德骑木马的故事。(《堂·吉诃德》)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悲凄夫人满脸胡须,称中了魔法,请求帮助,堂·吉诃德和桑丘答应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