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五)
2017-02-07 19:18: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和(chān)歆(shǎng)头转向(mēng)意妄为(zì)
B.除(qù) 婆(suō)岁年丰(rěn) 菁遍野(mán)
C.身(jī)请(tiě)接不暇(yìng) 首以待(qiáo)
D.船(wù)金(yòng)力能鼎(káng)钟齐鸣(qìng)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 (1)由于海峡阻隔,兄弟分别半个多世纪,如今相见,恍如隔世,虽然都已是年逾古稀之人,也____________百感交集,唏嘘不已。
(2)中学生读诗,可以学到运用语言的技巧,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可以发展想象能力,可以____________高尚的情操,可以激发爱国热情。
(3)____________“幸福的家庭都是相同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那么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一定的制度设计来解决不同家庭的不同困难,____________有了更加实际的社会意义。
A.未免??陶冶??因为??所以
B.难免??熏陶??因为??所以
C.难免??陶冶??既然??就
D.未免??熏陶??既然??就



3、语言运用题  【题文】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调整画线部分的语序,并做到各短语格式协调一致、匀整对称(字数不得增减)(4分)
画家用交错的点线,浓淡的笔墨,形体气势的开合,明暗虚实的互映,谱成一幅如音乐如舞蹈的图案。物体形象完全溶解浑化在笔墨点线的互映开合之中!
答: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均有活用现象,对其活用现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今媪尊长安君之位          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③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    ④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
A.①②句活用现象相同,其它句各不相同。
B.②④句活用现象相同,其它句各不相同。
C.①②③④句各不相同。
D.②④句活用现象相同,只有③句不同。



5、填空题  给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1 )羊肉(??????)
(2 )居(??????)
(3 )乌(??????)
(4 )色(??????)
(5 )桠(??????)
(6 )煮(??????)
(7 )丰 (???? )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