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常识》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五)
2017-02-07 19:48: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国语》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依孔子修订的鲁史《春秋》编次。
B.“春秋三传”为《左传》《公羊传》《谷梁传》,“三礼”为《周礼》《仪礼》《礼记》。
C.《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国别史,记载了周穆王十二年到周贞定王十六年间八国的史实。
D.“门庭若市”这一成语最早见于《召公谏厉王弭谤》这篇文章。



2、单选题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这首诗中的“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
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荀鹤



3、单选题  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
①《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名为《诗》。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编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即“国风”,绝大部分是劳动人民自己创造的。《诗》因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才称为《诗经》,是《五经》之首。
②《楚辞》是继《诗经》之后的又一部诗歌总集,“楚辞”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创作的新诗体。《离骚》是其中的代表作之一,它是现存的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我国文学史所说的“风骚”,是指以“国风”和“离骚”为代表的古代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③《孔雀东南飞》最早见于张陵编集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开头采用长诗传统手法,以鸟起兴;结尾通过诗人的想象,以松柏梧桐交枝接叶,鸳鸯相向,日夕和鸣象征焦仲卿夫妇爱情的不朽,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愿望,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现实主义成就的最高峰。
④《涉江》和《硕鼠》都用“比”的方法开头。《硕鼠》重章叠句,反复咏唱,直接揭露剥削者的残暴、贪婪,采用四言形式,句式整齐,语言朴素无华;《涉江》则用被逐的经历表达诗人的感情,句子长短不一,多用语助词“兮”
⑤《涉江》一诗首段与末段都写到古人。诗人想象自己与虞舜同游,体现憎恶黑暗的现实,追求理想境界和至死不渝的意志;写接舆、桑扈、伍子胥、比干是以四名古贤自比,表达对现实、未来的认识,以及坚持高洁志向的决心

A.①②⑤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①②④



4、单选题  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是鲁迅的《狂人日记》,《狂人日记》猛烈抨击了吃人的封建礼教和封建制度。
B.《药》选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小说有明暗两条线索。小说的明线是写华家的故事,暗来源:www.91exam.org线是写夏家的故事。
C.在鲁迅的集子中,《呐喊》和《彷徨》是小说集,《朝花夕拾》是散文诗集,《野草》是散文集。
D.小说集《呐喊》共收录了鲁迅1918年至1922年间创作的14篇小说。鲁迅将其题名为《呐喊》,意思是给革命者呐喊助威,使他们不惮于前驱。



5、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初唐四杰指王勃、卢照邻、杨炯、骆宾王四人,其中的王勃官至尚书右丞,人称王右丞。
B.序文包括书序、赠序两种,《滕王阁序》属于前者,它放在作品的前面,其内容是与本作品有关的一些事情,后者属临别赠言。
C.骈文是一种文体,特点是通篇为骈偶句,因多用四字和六字句,故称“四六文”。
D.“请洒潘江,各倾陆海云尔”一句中“潘江”中的“潘”指“潘岳”,“陆海”中的“陆”指“陆机”,钟嵘《诗品》中有“陆才如海,潘才如江”。



Tags:高考 语文 文学常识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理解、分析文言..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