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2-07 19:57: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原创题)下图是近年稻谷收购价格的变化情况,请用一句话概括下图的主要内容,20字以内。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国家连续五年提高各类稻谷收购价格(或“近五年各类稻谷收购价格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注意题干的提示,“近年稻谷收购价格的变化情况”,从图表看,“近年”是从2008年至2012年这五年,“变化情况”应该是不断上涨。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对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话本”是指“说话(说书)人”所用的底本。后来有些底本经过“说话人”不断丰富,经过文人加工,逐渐成为短篇小说,这种短篇小说也就被称为“话本小说”。文人(主要是明代文人)模拟“话本”体制写成的作品就称为“拟话本小说”。
B.我国文学史上的《金瓶梅》虽然有许多缺点,却在明代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四大奇书”。
C.中国古典小说是继承了自唐宋以来即已广泛流行的讲唱文艺而逐渐发展起来的。宋人所谓的“说话人”,就是指讲故事的艺人。
D.《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合称“三言”,《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合称“二拍”。由于“三言”和“二拍”编著年代相近,内容形式类似,后人将其合称为“三言二拍”,是我国古代短篇小说集的代表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下面是某市妇联对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原因的调查表。请根据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C处空缺的内容(不出现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原因
料理家务
照顾老人
看护儿童、护理产妇

目前你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60.7%
20.6%
18.7%

将来你最有可能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原因
27.0%
52.1%
20.9%

 
从上表可以看出,市民聘请家政服务人员的需求将发生变化,具体表现为: A(不超过15个字)(2分)B(不超过15字)(2分),看护儿童、护理产妇的需求基本不变。当前该市不少家政人员通过了“护婴”“月嫂”课程培训,拿到了“护婴证”“月嫂证”,但无法上岗。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建议该市的家政培训机构 C(不超过15个字)(2分),提高上岗率。


参考答案:【答案】【图文转换】(6分)
A:料理家务的需求大幅减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图文转换是高考中一种偶现题,是将图表信息转换成陈述性语言或将语言数据转换成图表形式直观地显示具体情况。图文转换是一种小综合题,也属于压缩语句形式中的一种。一般而言,答案的表述相对比较统一,当然文字上可以允许使用自己习惯的表达方式。关于表格阅读概括题,此类题将详细数据以表格的形式列出,这些数据也是有规律的排列的,做题时要认真研读出它的规律,依题目要求用文字准确地把规律表述出来。图表中的标题是表明调查者意图的关键信息,养成读表格标题和关键词的习惯利用图表标题的关键词(即陈述的对象)作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对《三国演义》中的故事内容叙述不正确的两项(??????)(5分)
A.东汉末年,朝廷内宦官“十常侍”专权,祸国殃民。国舅何进与袁绍谋划剿除宦官,便召集各路人马进京。不料何进谋除宦官的计划泄露,让“十常侍”先发制人,将何进骗进宫后杀害。袁绍与曹操见情势危急,便带人杀进宫去,京城大乱。
B.刘关张结成兄弟后,发誓同生共死,齐心协力,在诸葛亮的帮助下建立了蜀汉政权。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刘备急于报仇,放弃了联吴抗曹的策略,尽起蜀汉精兵伐吴,不想被吕蒙用计火烧连营,损失惨重,致使蜀汉大伤元气。
C.操获全胜,将所得金宝缎匹。于图书中检出书信一束,皆许都及军中诸人与绍暗通之书。左右曰:“可逐一点对姓名,收而杀之。”
官渡之战前,因袁绍兵多势强,曹操军中部分谋士和将领惮于袁军威势,与袁绍暗通书信,为自己谋求退路。曹操取胜后,并没有接受左右近臣的建议杀掉这些人,而是烧毁了书信,宽恕了他们。
D.遂大驱士马,尽入谷中。懿忽见草房上尽是干柴,前面魏延已不见了。懿心疑,谓二子曰:“倘有兵截断谷口,如之奈何?”言未已,只听得喊声大震,山上一齐丢下火把来,烧断谷口。
诸葛亮经过深思熟虑设下一计,将司马懿诱进上方谷,纵火焚烧。司马懿惊得手足无措,以为必死无疑。不料天降大雨,满谷之火,尽皆浇灭。司马懿大喜得脱。
E.侍婢进汤,懿将口就之,汤流满襟,乃作哽噎之声曰:“吾今衰老病笃,死在旦夕矣。二子不肖,望君教之。君若见大将军,千万看觑二子!”言讫,倒在床上,声嘶气喘。
魏主临终托孤,命司马懿辅佐幼主曹芳。谁知司马懿此时却已病入膏肓,奉曹芳之命前来探望的李胜,见到司马懿行将就木、命在旦夕的病态后如实向曹芳禀告,曹芳只好作罢,另作商议。


参考答案:BE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两处错:“张飞、关羽先后被杀”应是“关羽、张飞先后被杀”;“被吕蒙火烧连营”应是“被陆逊火烧连营”。E项也有两处错,一是司马懿的病态是他和儿子导演的一出好戏装出来的;二是李胜是曹爽派去打探虚实的心腹。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回想小说的主要情节,然后在整体理解文意的前提下分析每一项。平时一定要熟读名著,对于大纲要求的篇目,有时间时就要反复读,只有熟到一定的程度,类似题目才能应对自如。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请根据上下文,在下面文字的横线处补写出相应内容。要求:语意连贯,表达明确,每处不超过10个字。
人们很容易忽视历史,认为历史早已过去,没有多大用处。其实,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有它的连续性。历史是现实的由来,在现实生活中____。
我们不是十分看重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吗?爱国主义有一个前提,就是全国人民有____,从而形成巨大的凝聚力。这种认同感,来自过去的共同回忆、今天的共同利益和未来的共同命运。其中,____积淀在灵魂深处是十分重要的,积淀得越多,这种感情就越深。所以陈水扁搞“台独”,修改教科书,实行“去中国化”,让台湾同胞忘记自己的祖宗。这也警示我们,____。
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示例:①仍处处起着作用 ②强烈的认同感 ③有共同的回忆 ④要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目,主要方法是根据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来推断。①处可从上文的“没有多大用处”反向推知。②处可从下文“这种认同感”推知。③处根据前面的“其中”可知,③处的内容应该是之前的三个并列短语之一,再根据本部分的话题可推知应该是“共同的回忆”。④处是结论性语句,从整个材料的观点和前面的“这也警示我们”可以推知,此处应填要重视历史教育之类的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