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2-07 20:00: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zhèng)脱 饿(piǎo) (piāo)悍 随声附(hè) B.(zhēn)言 (jūn)裂 (héng)祸 (chéng)人之危 C.(zháo)落(chuò)学 (yān)红 自怨自(yì) D.道(guàn) (zhì)热(qī)跷 不(zhuó)边际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政府只有坚持改善和保障民生,才能激发人民推动科学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
B?第五届美洲国家首脑会议期间,奥巴马表示,美国将寻求开启与古巴关系的新开端,并承诺将与其他美洲国家树立平等的战略伙伴关系。
C?课程标准强调,高中教学内容既要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所有学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有利于为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奠定不同基础。
D?语文教师如果看不到学生自身发展的创造性和主动性 ,一味让他们模仿“考场满分作文”,那么就会变成束缚学生写作能力发展的枷锁。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日前一份市场调查报告指出,亚裔的购买力占全美消费者购买力的4.7%,亚裔成为可以堪称美国最大的消费族群。
B.近年来,以择校热等为表象的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机会欠公平现象正日益演变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C.智利发生强烈地震后,中国政府迅速调集了净水设备、汽油发电机、毛毯、帐篷和救灾物资90余吨并于3月4日空运到地震灾区。
D.在刘心武的新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中告诉读者,全本的《红楼梦》不仅存在过,而且八十回后散失的故事也是可以探佚出来的。



4、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在我国古代,人们盛物用的器皿陶器等之外,还有一种容器,是葫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最早的记载见于《诗经》,如《公刘》篇中“酌之用匏”的“匏”就是指葫芦
②用葫芦作容器是先民们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结果
③葫芦是一种葫芦科爬藤植物的果实
④葫芦成熟后,掏空里面的籽瓤,即可当容器使用
⑤它大多呈哑铃状,上面小下面大
⑥我国劳动人民使用葫芦盛物的历史非常悠久

A.⑥②③⑤④①
B.⑥①④②⑧⑤
C.⑤③④①⑥②
D.③⑤④⑥①②



5、单选题  下列诗句没有使用“借代”修辞格的一项是(???)
A.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对饮无管弦。
B.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C.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D.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