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三)
2017-02-07 20:03: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全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1) 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崤之战》)
(2) 府吏长跪告:“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孔雀》)
(3)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4)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荆轲》)
(5)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赤壁》)
(6)行城子河,出入乱尸中,舟与哨相后先,几邂逅死。(《指南录》)
(7)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隆中对》)
(8)英雄无用武之地,故豫州遁逃至此,愿将军量力而处之!(《赤壁》)
A(1)(2)(4)(6)
B(2)(4)(6)(8)
C(1)(2)(4)(7)
D(4)(5)(7)(8)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直到今天,一遇天旱,农村还有人抬着祭品祭天,(?)龙王降雨,保佑丰收。
②在家庭浓厚的美术氛围的(??)下,小林也深深地爱上了绘画
③我们不但应该对媒体(??)宣传的所谓畅销书多作冷静分析,相反,对一些看似冷门的美学和哲学书,倒应该添购一些。

A.乞求熏陶大肆
B.祈求熏陶大事

C.祈求熏陶大肆
D.祈求熏染大事



3、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创业之初,他经济异常拮据,几乎是手无寸铁,但经过近十年的艰苦奋斗,他一跃成为国内最知命的IT业界精英。
B.我们第一代华侨含辛茹苦,寄籍外洋,生儿育女,却世代翘首神州,不忘桑梓之情。
C.在灾害面前,我们只要团结一致,同心协力,三人成虎,万众一心,就一定能取得抗震救灾的最后胜利。
D.2009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罗京因病离世,这让他的老搭档邢质斌深感失之交臂,沉浸在极度的悲痛之中。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若入前为寿寿:祝寿
B.令将军与臣有郤:通“隙”,嫌怨
C.入前为寿若:如果
D.常以身蔽沛公翼:翅膀



5、单选题  下列加点字与现代汉语表义相同的一项是

A.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B.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

C.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D.虽然是厮守得一时半刻,也合着俺夫妻们共桌而食。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