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7 20:20: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这首诗意境???,把他带入了???的童年。
(2)这些人太???了,所以才干出了这些???的事情
①?愚昧????② 幽远???③ 愚蠢??????④悠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幽远?悠远?①幽远:幽深。如:意境~??? ~的夜空。
②悠远:1)离现在时间长。如:~的童年。??? 2)距离远。
愚蠢?愚昧?①愚蠢:愚笨,不聪明。(贬义)??②愚昧:缺乏知识;愚蠢而不明事理。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国内媒体与大众对诺贝尔奖的热情似乎仅限于文学领域,对其他的奖项,如医学、化学、物理学之类,却鲜有问津。纵有关注,也囿于对诺奖得主生活的揭露,而非学术的研究。同一个诺奖,厚此薄彼到这个程度,究其原因,虽不能说是曲高和寡,至少“不懂”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关键词。这种情形好像也是国际惯例,在刚刚过去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发布会上,记者提问环节就非常冷淡。有人猜测,到场的记者们也不知道“细胞的囊泡运输调控”是怎么回事,当然问不出问题。

A.鲜有问津
B.揭露
C.曲高和寡
D.冷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 A鲜有问津:少有人提及,少有人关心。B.揭露,是使阴暗的内容曝光,用在这里不合语境。 C曲高和寡: 比喻言论或作品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D冷淡: 形容词,有不热情、不热闹之意。用在这里合适。所以选B。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在下列句中横线处填入相关的虚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这都是???????人为的因素决定的。但无论如何,你不学会处世,可能再简单的问题,???????会变得复杂;??????再复杂的问题,也会变得简单。

A.再说 由于 也 否则
B.其实 由于 也 反之

C.其实 因为 就 反之
D.再说 因为 就 否则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再说:表示推进一层。其实: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承上文,多含转折意)。由于:表示原因或理由。因为:表示原因;常跟“所以”连用。否则:如果不是这样。反之:与此相反;反过来说或反过来做。)
点评:虚词它在语句中起着调节各种语言关系的作用,在口语尤其在书面语中使用频繁。在高考中作虚词题目,主要是凭语感,可以造一些结构相似的句子来分析它的正误,其次是理性分析。分析应考虑这样几点:一是虚词词典含义的分析,先分开解释,后组合理解;二是找出配套的关联词语,前后联系来确定虚词的含义;三是在单句中的虚词,要分析前后词语的联系和所作的句子成分;四是在复句中的虚词,要注意前后虚词的关联,如果配套的关联词语在句中只出现一个,应该将它补全分析;五是要将关联词语与句子内容结合起来分析,在关系上保持一致。总之:注意采用排除法,将最容易辨析的词语先排除,逐渐减少选项,同时也要做记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 此种殖之不可已已也
B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C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D 视玛瑙少杀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A “殖”通“植”;B “振”通“震”;C “具”通“俱”)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系主任褚福灵曾表示,逐渐延长退休年龄是必然趋势。但对不同的劳动者,应该有不同的政策,不同岗位区别对待,不能一刀切。
B.马年是我们全面深化改革的跃马扬鞭年,是实现中国梦的万马奔腾年,作为伟大时代的共和国公民,在改革创新中,我们应争做马前卒,杜绝马后炮
C.据中国台湾网3月10日报道,国民党中央委员连胜文竞选办公室在今日正式起用,联络人秦蕙媛表示,地点是上周才决定好的。
D.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建教育实践活动,自上而下,深入彻底。中央部委机关率先垂范,首当其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使用,要了解词语的含义、适用对象。A.逐渐:渐渐。自然而然的变化一般用“逐渐”。逐步:一步一步地。有意识而又有步骤的变化用“逐步”。 B.马后炮:象棋术语,借指不及时的举动。C.启用:开始使用。起用:①重新任用已退职或免职的官员;②提拔使用。 D.首当其冲:指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难(冲:要冲)。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