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2-07 20:27: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与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517px; HEIGHT: 76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517">A.变(shàn) 
B.项(jǐng)??
C.陆(zháo)??
D.巧(qiān)  宽(yòu)
(bǒ)?
(zhù)
头(jìn) 巡(qūn) ????
合(fú)?
机(qì)
邻(pí)桀骜不(?xùn)?? ????
阴阳五(xíng)??   
传讹(é)?????   
体裁衣(liáng)?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与下列文字衔接最紧密的一项是???????????????????????????????????????????????????????????(???)
几百年的禁书、焚书、战乱、文字狱、封建迷信等等,使文化典籍丧失无数,惟独文学名著大多无恙,至今依然生气如故,?????????????????????????????????????????????
A.细心分析,似乎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B.究其缘由,是因为它们始终是在民间流传,已经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
C.恐怕主要是因为它们早已成为普通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始终在民间流传。
D.推其原因,是它们已经成为普通人民的精神食粮,所以始终在民间流传。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接句应准确表述对“原因”的探究)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别人送给我的东西,即使不值钱,我也敝帚自珍,因为礼轻情义重嘛!
B.报纸的编辑说:为了方便人们按图索骥,不遗漏每一个精彩的瞬间,报纸特别登出了选手们进行比赛的时间。
C.家用电器降价刺激了市民消费欲的增长,原本滞销的彩电,现在一下子成了炙手可热的商品。
D.美国国务卿尔布赖特的中东之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美伊之间的矛盾,海湾地区不会一劳永逸。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用作对象。“敝帚自珍”说的是对自己的东西珍惜;B索:找;骥:良马。按照画像去寻求好马。比喻墨守成规办事;也比喻按照线索去寻求。C望文生义。手摸上去感到热得烫人。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D不合语境。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点评:首先要弄清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现代汉语中大部分的成语的字面意义和整体意义并不一致,它们的意义并非字面意义的简单相加,往往是通过引申或用本义作比喻而产生的整体意义。其次要注意成语中某些字的古义,了解成语的出处有助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拨/哗/寒/反
B.骗/邻/仿/发
C.楚/首悲/源/
D.头/今/起酌/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nòng/lòng? xuān? kuài/kuì? B mēng/méng? pí/pī? xiào/jiàoC qiáo? chuàng? sù D jìn/jìng? qì? zhēn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对古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诗人赋予“青天”以生命,直接同他对话,是拟人手法。)
B?船下广陵去,月明征虏亭。山花如绣颊,江火似流萤。
(诗人勾画出一幅令人心醉的春江花月夜景图。以“绣颊”借代少女,以形容山花之美,是借代,也是比喻。)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忽”字写出气候的变化无常,“千树万树梨花开”把风吹雪舞,天寒地冻的塞外风光变成梨花竞放,春意盎然的南国美景,这是比喻。)
D?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诗人实写山势之高险。“连峰去天不盈尺”是夸张,写山峰之高,“枯松倒挂绮绝壁”是比喻,写悬崖之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枯松倒挂倚绝壁”不是比喻。


本题难度:简单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