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2-07 20:39:5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古代文学常识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诗经》的内容以风、雅、颂来划分,而赋、比、兴指《诗经》的艺术手法,《诗经》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B.《楚辞》收录了战国时期楚国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由西汉刘向编辑,是我国最早的文人诗集。《离骚》是《楚辞》的代表作,是我国古代最长的叙事诗。
C.王羲之善书法,有“书圣”之称,又因为他曾任右军将军,世称王右军。《兰亭集序》的书法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D.《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的《文选》,是东汉末年文人五言诗的选集,是五言诗成熟时期的代表作,号称“五言之冠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选出与“蚯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

A.微斯人,吾谁与归
B.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C.以其无礼于晋
D.国之孺子之游者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宾语前置句?? B. 判断句??? C. 介词结构后置句??? D. 定语后置句。


本题难度:简单



3、语言运用题  【题文】读下面的文字,概括出杂草的几个特点。(6分)要求:①要点清晰;②20字以内。
一棵画眉草,一次能结一万五千粒种子;一棵狐尾草,一次结的种子达八万多粒。很多杂草的种子很小、很轻,风一吹就会像尘土似的飞杨到空中,传播到很远的地方。杂草不像栽培作物那样“娇贵”,能耐干旱,耐低温,也不怕土壤贫瘠,在什么地方都能繁殖生长。
答:                                                                      


参考答案:【答案】①种子多;②传播广;③适应性强。(共3点,答到1点得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语段共三句话,分别抓住每一个句子的表述对象及其特征即可。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中“于”的意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①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②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③战于长勺。               ④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⑤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⑥于是田忌进孙膑于威王。
⑦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⑧盘庚迁于殷。
A.②④/⑤⑦/①⑧/④/⑥
B.①③/⑤⑦/②⑥/④/⑧
C.①③/⑤⑦/②⑧/④/⑥
D.①④/⑤⑦/②⑥/④/⑧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13介词,在;57对,介词;28到,介词,作后补短语;4介词,向,介宾短语倒装;6给,介词,介宾短语是后补短语,没有倒装。)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请你发挥想象,将白居易《琵琶行》“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两句扩写成散文。
要求:
(1)用第一人称。
(2)侧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和景物描写,人物感情和景物意境要忠实原诗。
(3)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4)不少于200字。


参考答案:绵绵细雨淅淅沥沥地下了一夜,还没有止息。撑伞步出居所,漫步来


本题解析:交代地点:浔阳江头。交代背景,是诗人给他的朋友送别。交代景色,枫叶飘零,荻花瑟瑟。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