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11 00:15:45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线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剥bō皮盘勒索
B.处chǔ之泰然
C.倒dào背如流
D.混hùn水摸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中“剥皮”的“剥”应读bāo;B项中“处所”的“处”应读chù;D项中“混水摸鱼”中的“混”应读hún。)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完全正确的一句是 [???? ] A.?司马相如《琴歌》有“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兮求其凰。”之句。
B.?又一客曰:“今宵最乐,然不胜酒力矣。其饯我于月宫可乎!”
C.?先是,天子方下招,俾外方之牧,岁一至阙下,谓之入计。
D.?“六礼”是指婚礼中的六道程序,即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柳永是另一类的人物,他先以极大的热情投身政治,碰了钉子后没有像大多数文人那样转向山水,而是   ??   ??   ??   ??   ??   
①一个特殊的代表???????????????????????
②扎到市民堆里
③成就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④转向市井深处
⑤他是中国封建知识分子中一个仅有的类型??
⑥在这里成就了他的文名

A.④②③⑥①⑤
B.④②⑥③⑤①
C.①④②③⑥⑤
D.①④②⑥③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从“转向”到“扎到”,从到“成就”再到“代表”,按句意的逻辑关系排序。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宋代以来,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苏轼的《石钟山记》、刘基的《卖柑者言》等作品有积极的思想倾向,因而文笔清新,耐人寻味。
B.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所率领的船队诞生地南京,将建造当年航海宝船工厂的遗址,预计两年完成一期工程。
C.2011年1月17日,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播出了30秒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在中美关系史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D.从12月19日起,我省北部、西部以及中南部大部分地区受高空暖湿气流和冷空气的交汇影响,形成今冬第一次较强的降水过程。


参考答案:C(A项删除“因而”,前后并非因果关系;B项“建造”与“遗址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把下列句子组成语义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一个人如果常有团体合作的训练,在学问上可以免偏陋,在性情上也可以免孤僻。
②材料的收集和整理,问题的商讨,实验的配置,贻误的检举,都必须群策群力。
③学生们尽管成群结队,实际上各人一心,每人独自上课,独自学习,独自完成学业,无形中养成个人主义的心习。
④他会有很浓厚而愉快的群的意识,他会深切地感觉到:能尽量发挥群的力量,才能尽量发挥个人的力量。
⑤现行教育有一个大毛病,就是许多课程的对象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
⑥其实学问像其他事业一样,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

A.⑤③①②④⑥
B.①③⑤④②⑥

C.①⑤②④⑥③
D.⑤③⑥②①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先用⑤引出中心,再用③解释“都是个人而不是团体”,②解释⑥中的“需要分工合作的地方甚多”,④是对①的进一步阐释。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复习资料《文学类文本阅..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