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六)
2017-02-11 00:18: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院(cháng)谤(mǐ)霓(cháng)安毋躁(shāo)
B.拮(jū)案(dǎng)道(hàng)心自问(mén)
C.拿(jī)掇(cuān)精(suǐ)管窥(lí)测
D.藤(gě)凉(yīn)白(shuà)级而上(shè)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多考查生僻字、多音字和形似字。多音字有时会因为作动词和作名词的不同,读音也不同。形似字要按照意义的不同,读音也不一样。在分析思考时,要注意声调、韵母是否正确。没有把握的可以用排除法,省时省力。A少安毋躁shǎo  B 档案dàng  D葛藤gé 荫凉yì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①物质富裕的人不一定乐生,而贫穷的人也不一定不乐生
②如果你能热爱生活、博爱众生,放一轮明月在心中
③乐生是属于精神层面的,是一种心态,与物质没有多大关系
④而“乐生”却是一个愉快的词语,意味着物质、情趣、品味……
⑤“谋生”是一个苦涩的词语,意味着忍受、付出、疲惫、无奈,披星戴月、流泪流汗……
⑥那么,任何苦难便都能从容面对,苦中掘乐

A.⑤④②①③⑥
B.⑤④③①②⑥

C.①②⑥③⑤④
D.③①⑤④②⑥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言的衔接和连贯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做这类题,语境理解特别重要。分析可知,根据“如果,那么”确定②⑥,根据“谋生”“而乐生”确定⑤④,而①是对③的解释,③①又衔接“乐生”,从而得出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列一词,简要回答问题
虞美人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两句倍受后人的称道,为什么?
答:??????????????????????????????????????????????????????????????????????????


参考答案:这两句是以水喻愁的名句,用设问和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愁的


本题解析:作者李煜曾经是显赫的南唐后主,而作此词时已是北宋的阶下囚,因而词中充溢着物是人非,往事不堪回首的哀怨。尤其是最后两句以春水喻愁思广为传颂,此词也因此被喻为“词中之帝”。结尾用“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一比喻,形象地概括、收束全篇,言有尽而意无穷。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2分)
A.时下,我国中小学生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偏长,许多学生缺乏的是睡眠的严重不足,这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B.最近众多的准妈妈提前赴港待产,引起了媒体关注,主流观点多从基本保障的角度来评论这一现象,也有媒体提出了异议,我认为是正确的。
C.百年来,中华书局一直以传承文明为己任,本着守正出新的原则,整理出版了大批古籍,也推出了许多高水平的学术新著。
D.近期,河南市场的猪肉价格一路下滑,一跌再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供过于求,养殖户盲目大幅度增加养殖数量,最终导致市场上猪肉严重过剩。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等。A.句式杂糅。删“缺乏的是”,改为“睡眠严重不足”。 B.表意不明。“我”认为谁是正确的,没有交代清楚。D.成分赘余,可去掉“由于”。故选C。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记者日前通过调查发现,中国人不爱喝牛奶的原因主要是人们的饮食习惯还没有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而相应改变所致。
B.给自己定位要有自知之明,因此当有两忌:一是不能狂妄自大,目空一切;二是不能妄自菲薄,自惭形秽,以为自己处处不如人。
C.《生死疲劳》围绕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
D.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还必须在建设民族文化和引领世界文化上有所建树,靠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感染力和竞争力,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和“天下心悦诚服”。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句,句式杂糅,原因是……所致。B句不合逻辑,“忌”后面不能再加表否定的词。D句成分残缺,“达到”后缺宾语。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