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11 00:34: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依次填入衔接最恰当序号为 ???????????(5分)
11月2日,胡锦涛等以普通公民的身份参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登记结束时,????????____??????。____?????,____?????,____?????。___?????_,请这两位普查员转达对全国广大普查员的亲切问候。
①胡锦涛对两位普查员的辛勤工作表示感谢②普查员告诉总书记③并关切地了解这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工作的情况④目前整个登记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⑤从昨天开始,全国共有600多万名普查员深入到各家各户进行人口普查登记⑥总书记听后感到满意


参考答案:①③②⑤④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按一般逻辑,登记结束时,胡锦涛应表示感谢。其后是普查员汇报。最后是总书记满意。如有三句连续排对给2分。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高考试题中比较常出现。语序题要注意其说明顺序或表达的逻辑,从前后照应关系中理出语句的前后顺序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染(xuàn)酬(yìn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粗的字读音都正确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433px; HEIGHT: 116px; 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433">A.地(shū)躬(jū)皱(xié)惊(cà) B.郁(wěng)

娜(niǎo)

影(qiàn)闷(zhì) C.蹂(lìn)丧(jǔ)趿拉(jī)摇(yè) D.灭(mián)魁(wu)刻(juān)阴(lí)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语句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所谓陶然亭,并不是一个亭,而是一个土丘,丘上盖了一所庙宇。
②又采用了白居易“更待菊黄家酿熟,与君一醉一陶然”的诗句,称它作陶然亭。
③清朝康熙年间有位工部郎中江藻,他看此地还有点野趣,就在这庙里盖了三间西厅房。
④后来此处成为一些文人在重阳登高时的宴会之所。
⑤据说这一带地方是饱经沧桑的,早年原不是这样,有水,有船,也有些树木。
⑥登这廊子一望,隐隐约约望见一抹西山,近处就只有芦苇遍地了。
⑦不过西北南三面,都盖了一列房子,靠西面还有廊子,有点像水榭。 ??
A.①②④⑦⑥⑤③????
B.①⑦⑥⑤③②④ ??
C.⑥⑤⑦③②①④????
D.①③②④⑦⑥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一段关于大众阅读价值取向变化的文字?请用三句话概括它三个方面的内容。
图书畅销这一现象的背后反映出人们在阅读方面出现的某种值得注意的价值取向。近年来?由于受市场经济中“短、平、快”消费模式的影响一种以讲故事的形式来谈论学术的做法颇为流行?美其名曰“文化快餐”?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在某类读书人群中?阴柔之风过盛?阳刚之气不足?人们对于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于雄浑壮丽的大历史却缺乏兴趣。一些出版部门受利益的驱使?热衷于对历史人物的风流韵事、阴谋权术的渲染?以“戏说”。满足读者的猎奇窥秘心理。也有些人满足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品玩?只强调回归传统?忘记了在“返本”的过程中更重要的是“开新”?忘记了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前提是进行全面而深刻的自我批判。功利主义的阅读价值取向忽略了人的深层的精神需求和文化追求?正在误导着年轻一代。
第一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第二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第三方面?????????????????????????????????????(含标点符号,不超过15个字)


参考答案:第一方面: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第二方面:阴柔之风过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以句号为界,明确语段有几个层次。①价值取向。/②对知识的获取满足于感性的把握。/③对离奇古怪的小故事具有很强的猎奇心理,对大历史却缺乏兴趣。/④功利主义正误导着年轻一代。这四个层次中,①是总说,下面三层是其分说,据其进行压缩就可以了。
点评:这是语段压缩题的常考形式,亦可称为定向概括。做这类题的主要步骤是:理清层次、辨明主次、注意角度、决定如何取舍。理清层次,就是要切分语段层次,将原语段根据意思要点划分若干层次,画出每层重要词语、重要句子,归纳各层意思,梳理要点概括出每层大意;将各层意思归纳到一起组合成句。然后浓缩。再者还要辨明主次,根据不同文段文体特征,提取主要信息。最后是考虑连贯,表达力求恰切。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