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在线测试(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2-11 00:37:0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用斜线(/)给下面句子断句。
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 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选自《韩非子》)


参考答案: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概括了三项史实,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黄巢起义 刘邦先入兵咸阳 派兵守关 陈涉、吴广起义
B.刘邦先入兵咸阳,派兵守关 陈涉、吴广起义 黄巢起义
C.陈涉、吴广起义 黄巢起义 项羽火烧阿房宫
D.陈涉、吴广起义 刘邦先入兵咸阳,派兵守关 项羽火烧阿房宫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教师口语》一书的《序言》说:“《教师口语》是为强化教师的口语表达能力而新增的专业课程。”
B.最近多名省部级高官因贪污受贿被判处死刑,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但人们还在关注着检察机关对那些行贿者将如何处置?
C.推开窗户一看,呀!流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着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地动着。
D.历史已不止一次地告诉我们:当社会急遽变化的时候,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旧的关系不断改变,语言受到冲击,随着发生变化,因此,我们一定要密切关注。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A.句尾的句号应放在后引号的后面。B.句末的问好应改为句号,句中的“如何”表示无定指,蚌埠表示疑问。D.冒号只管到“发生变化”,将“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句号要管到一句话的结束,所以A项中一句话的收束要把句号放在最后。B项中虽然有疑问词但是句子本身是陈述语气,所以要用句号。D项中冒号要管到句意的完结,本题中句意的完结在“发生变化”,所以要把“发生变化”后的逗号改为句号。
考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如何才能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起决定性作用,知识的贫乏必然造成财富的贫乏,财富的充足是以知识的充足为前提的。
B.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限制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
国家都不能“独善其身”。
C.我们要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有活力、有思想能够担当二十一民族复兴重任的栋梁之才。
D.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我国煤炭出口,同时也将对国内正在实施的煤炭走向市场的战略举措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答案:本题解析:(A或改为"关键在于知识"或改为"知识起决定性作用"。 ‘C成分残缺,最后加上“的目的”D不合逻辑,删除“了”)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鲜血,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一针见血’,生命会因你而再次跳动。”这是为“公民义务献血”拟定的公益广告词。请对这则广告词加以赏析。(5分)
???????????????????????????????????????????????????????????????????????????????????????
???????????????????????????????????????????????????????????????????????????????????????
???????????????????????????????????????????????????????????????????????????????????????


参考答案:此广告主题鲜明,感情真挚。“生命的源泉,友谊的桥梁”运用比喻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赏析广告词,可从内容的表达、情感的体现、手法的运用等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