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19:19:0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题。(11分)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1)末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
(2)结合全诗谈一谈,作者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6分)


参考答案:
(1)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新晴野望
王 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①?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注]①氛垢:尘埃?
6.第三联上下两句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答案】分别是“明”和“出”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是属于考查炼字的题,分析时可以从以下几步入手:①理解该字在句中的意思;②看是否运用了修辞手法;③看该字的运用起了什么作用。然后在结合着诗歌的具体语境进行理解。——采用了——的表现手法(或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诗人—的情感。读后可显现出雨后“新晴” ,诗人极目“野望”所见的景色:田野外河水上涨,在阳光的照射下“白水”波光粼粼,比平时更加明亮夺目;雨水冲洗后的群山,在太阳的照耀下“碧峰”秀出,更加富有层次。然后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烘托画面


本题难度:困难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空缺部分。(6分)
(1)怨灵修之浩荡兮,??????????????。(屈原《离骚》)
(2)水河澹澹,????????????????????。(曹操《观沧海》)
(3)??????????????????,守拙归园田。(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4)越明年,政通人和,????????????。(范仲淹《岳阳楼记》)
(5)????????????????,抱明月而长终。(苏轼《赤壁赋》)
(6)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参考答案:(1)终不察夫民心(2)山岛竦峙(3)开荒南野际(4)百废具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要答好此类题,平时就要注意积累。只有弄懂意思才有利于记住字形,尤其是那些容易被写错的字,要加倍注意。本题的重点字如:终、察、竦峙、具、挟等。


本题难度:简单



4、阅读题  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下面的题。 咏?怀【阮籍】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
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牛山,涕泗纷交流②。
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
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③。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注:①阮籍:“竹林七贤”之一,好老庄哲学,与嵇康齐名,蔑视礼教,政治上则采谨慎避祸的态度,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得以保卒余年。②春秋时期的齐景公晚年登上临淄城外的牛山,见山川之美,感叹自身生命短暂而痛哭。③松子:赤松子,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
1.“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象征着什么?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
2.本诗主要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请简要分析。
???????????????????????????????????????????????????????????????????????????????????


参考答案:1.①象征着时光的流逝,表现了诗人对光景西驰,白驹过隙,盛年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8分)
徐再思
  ?????????紫燕寻旧垒,翠鸳栖暖沙,一处处绿杨堪系马。
他,问前村沽酒家。秋千下,粉墙边红杏花。
(1)此曲前三句是如何描写春景的?(4分)
(2)曲中的一问一答有何妙处?(4分)


参考答案:(1)①色彩对比。燕子紫,鸳鸯翠,杨树绿,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古代诗歌鉴赏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