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四)
2017-03-02 19:22:1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金融海啸引发全球经济下滑,台湾经济也不可避免地出现衰退迹象,中共中央台办、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日前表示,当前,海峡两岸加强交流与合作是发展????,机遇难得,大陆正积极协调有关部门与台资企业共同?????经济发展大计,双方提出了很多?????,两岸经济复苏??????????
A.大事  商榷  创建  立马可待
B.大势  商榷  创见  指日可待
C.大事  商量  创建  指日可待
D.大势  商量  创见  立马可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大势”是指大的形势,“大事”是指大的事情;“商榷”多用于书面语,指对大政方针的商议,“商量”对一般的事情;“创见”是名词,指有创造性的意见,“创建”是动词,意为创造、建立;“指日可待”是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指日”是指出日期,“立马可待”形容才思敏捷,做文章的速度很快,靠在马背上就可以写出来。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选出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不当的一项:()
A.焉用亡郑以陪邻(连词,表目的)
B.具告以事(介词,把)
C.请以剑舞(介词,用)
D.不然,籍何以至此(从而)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介词,凭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月出于东山之上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虽一毫而莫取
C.而今安在哉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D.犹不能不以之兴怀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D项“以”,因,介词。A项“于”,从,介词/表被动,介词;B项“虽”,??????虽然,连词/即使,连词;C项“而”,可是,转折连词/因而,因果连词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如果爱迪生习惯于黑暗,那么我们今天也许还点着蜡烛照明。
B.这个问题很关键,即使不解决,将无法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C.冲破习惯势力的束缚,从而发掘出巨大的潜能,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艰巨任务。
D.司马迁如果不能忍受住巨大的酷刑,又怎能写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应为“如果”“倘若”等表示假设关系的虚词)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随着北半球地区暑热?????、秋凉渐近,甲型H1Nl流感正进入,新的萝弘期。为此,世界卫生组织呼吁高度警惕甲型流感的“第二波”蔓延。
(2)他根据新疆区域特点,推行乔、灌、草结合的农田防护林体系,有效?????了沙涣
化的推进,稳定和扩大了绿洲,使局部地方出现了人进沙退的局面。
(3)面对鄂尔多斯盆地复杂的地质条件,她率领科技人员克服了病痛的折磨,在?????的工作环境中,为油气田的开发做出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贡献。

A.消逝遏止艰苦
B.消失遏止坚苦

C.消失遏制艰苦
D.捎逝遏制坚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消逝:用于抽象事物消失至无,如声音、时间等;消失:逐渐减少以至看不见,一般用来指具体事物。遏止:用力阻止,对象多是“战争”“暴动”“洪流”等来势凶猛而且突然发生的重大事件;遏制:是压抑控制,使不发作,对象多是自己的情绪,有时也指敌人或某种力量。艰苦:艰难困苦,常用来描述条件较差的客观情况;坚苦:坚忍刻苦,常用来形容工作精神和工作作风)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