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各题。
胡宗宪,字汝贞,绩溪人。嘉靖十七年进士。
三十三年,出按浙江。时歙人汪直据五岛煽诸倭入寇,而徐海、陈东、麻叶等巢柘林、乍浦、川沙洼,日扰郡邑。帝命张经为总督,李天宠抚浙江,又命侍郎赵文华督察军务。文华恃严嵩内援,恣甚。经、天宠不附也,独宗宪附之。文华大悦,因相与力排二人。倭寇嘉兴,守宪中以毒酒,死数百人。及经破王江泾,宗宪与有力。
初,海入犯,焚其舟,示士卒无还心。至是,宗宪使人语海曰:“若已内附,而吴淞江方有贼,何不击之以立功?且掠其舸,为缓急计。”海以为然,逆击之朱泾,斩三十余级。宗宪令大猷潜焚其舟。海心怖,以弟洪来质,献所戴飞鱼冠、坚甲、名剑及他玩好。宗宪因厚遇洪,谕海缚陈东、麻叶,许以世爵。海果缚叶以献。宗宪解其缚,令以书致东图海,而阴泄其书于海。海怒。
海妾受宗宪赂,亦说海。于是海复以计缚东来献,帅其众五百人去乍浦,别营梁庄。官军焚乍浦巢,斩首三百余级,焚溺死称是。海遂刻日请降,先期猝至,留甲士平湖城外,率酋长百余,胄而入。文华等惧,欲勿许,宗宪强许之。海叩首伏罪,宗宪摩海顶,慰谕之。海自择沈庄屯其众。沈庄者东西各一,以河为堑。宗宪居海东庄,以西庄处东党。令东致书其党曰:“督府檄海,夕擒若属矣。”东党惧,乘夜将攻海。海挟两妾走,间道中槊。明日,官军围之,海投水死。两浙倭渐平。
宗宪多权术,喜功名,因文华结严嵩父子,岁遗金帛子女珍奇淫巧无数。文华死,宗宪结嵩益厚,威权震东南。然创编提均徭之法,加赋额外,民为困敝,而所侵官帑①、敛富人财物亦不赀②。
明年,江西盗起,又兼制江西。未至,总兵官戚继光已平贼。九月奏言:“贼屡犯宁、台、温,我师前后俘斩一千四百有奇,贼悉荡平。”帝悦,加少保。两广平巨盗张琏,亦论宗宪功。
(节选自《明史》,有删减)
注:①帑:府库的钱财。②赀:计算、估量。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麻叶等巢柘林巢:把……当作巢穴
B.帅其众五百人帅:通“率”,率领,带领
C.海遂刻日请降刻:约定,限定
D.督府檄海檄:公文,文书
小题2:下面四组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因相与力排二人②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B.①初,海入犯,焚其舟②寡人不知其力之不足也
C.①海果缚叶以献②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D.①胄而入②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小题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三十三年,胡宗宪出任浙江巡按御史。严嵩的朋党赵文华督察沿海军务,依仗严嵩权势,恣意横行,胡宗宪和他一起排刘张经和李天宠。
B.擒杀徐海的时候,胡宗宪一方面,采用离间的办法,使敌人力量分散;另一方面,贿赂徐海的小妾,使之力劝徐海归顺,最终徐海投降,边乱平息。
C.胡宗宪喜好钱、权,用财物结交严嵩父子,通过在浙江加派“编提”等额外税赋,使得百姓困顿不堪,同时他侵吞公款,聚敛了大量的钱财。
D.胡宗宪主持抗倭斗争中所表现出的胆略和智谋,是他人生中的亮点,称得上一位能臣;但他结交权贵、趋炎附势,可算是一个有才无德的人。
2、阅读题 阅读《论语》中的两则文字,然后回答问题。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曰:“子欲无言。”子贡曰:“子如不言,则小子何述焉?”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有不少成语源于《论语》,例如“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请再写一个出自上述语段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孔子与子贡的对话,概括出一条教学原则,并加以评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题 阅读下面文言文段,完成问题。
杜甫,字子美,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曾祖依艺,位终巩令。祖审言,位终膳部员外郎,自有传。父闲,终奉天令。
甫天宝初应进士不第。天宝末,献《三大礼赋》。玄宗奇之,召试文章,授京兆府兵曹参军。十五载,禄山陷京师,肃宗征兵灵武。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房琯布衣时与甫善,时琯为宰相,请自帅师讨贼,帝许之。其年十月,琯兵败于陈涛斜。明年春,琯罢相。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肃宗怒,贬琯为刺史,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时关畿乱离,谷食踊贵,甫寓居成州同谷县,自负薪采榀,儿女饿殍者数人。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上元二年冬,黄门侍郎、郑国公严武镇成都,奏为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武与甫世旧,待遇甚隆。甫性褊躁,无器度,恃恩放恣。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虽急暴,不以为忤。
甫于成都浣花里种竹植树,结庐枕江,纵酒啸咏,与田夫野老相狎荡,无拘检。严武过之,有时不冠,其傲诞如此。永泰元年夏,武卒,甫无所依。及郭英义代武镇成都,英义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既至而适卒。是岁,崔宁杀英义,杨子琳功西川,蜀中大乱。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甫尝游岳庙,为暴水所阻,旬日不得食。来阳聂令知之,自棹舟迎甫而还。
永泰二年,啖牛肉白酒,一夕而卒于耒阳,时年五十有九。(选自《旧唐书·杜甫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后徙河南巩县——徙:迁徙
B.禄山陷京师——陷:破坏
C.儿女饿殍者数人——殍:饿死
D.自棹舟迎甫而还——棹:用桨划船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玄宗奇之/久之,召补京兆府功曹
B.儿女饿殍者数人/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C.严挺之乃有此儿/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D.时琯为宰相/出甫为华州司功参军
3.以下能充分说明杜甫傲诞、无拘检的一项是(???? )
①甫上疏言琯有才,不宜罢免
②尝凭醉登武之床,瞪视武曰:“严挺之乃有此儿!”
③结庐枕江,纵酒啸咏
④严武过之,有时不冠
⑤与田夫野老相狎荡
A.①④⑤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甫出生于官宦之家,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担任过一些不高的职位。
B.杜甫虽然没有考中进士,但因为文章写得好,仍然受到皇上的赏识。
C.杜甫因为自幼同房琯就有深交,所以,当房琯兵败受贬时,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好友严武辞世后,杜甫失去了依靠,生活困窘,四处漂泊。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甫自京师宵遁赴河西,谒肃宗于彭原郡,拜右拾遗。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及郭英义代武镇成都,英义武人粗暴,无能刺谒,乃游东蜀依高适。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甫以其家避乱荆、楚,扁舟下峡,未维舟而江陵乱,乃溯沿湘流,游衡山,寓居耒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单选题 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650">A.行动些:走快些 凤池:对于中书省的美称 永昼:漫长的白天 B.哥哥行:哥哥那边 经年:年复一年 憔悴损:枯萎,凋零殆尽 C.葫芦提:糊涂 酹:将酒洒地,表示哀悼 次第:光景 D.亢旱:大旱 断鸿:失群的孤雁 吟啸:吟咏长啸
5、单选题 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①云霞明灭或可睹②一食或尽粟一石
B.①我欲因之梦吴越②因为诬上,卒从吏议
C.①且放白鹿青崖间②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D.①春水碧于天②青,取之于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