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六)
2017-03-02 19:33:3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伴随着工业化的进程,  ?我国面临着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的双重压力,然而坚定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不容置疑。
②本报  ?以民为本、善于监督、勇于维护公民权益的宗旨,为广大读者提供详尽、实用的新闻资源与法律服务。
③市妇联、市体育局决定即日起在全市  ?巾帼体育健身志愿者,以便更好地在全市推广科学、文明的体育健身活动。

A.尽管  秉承招募
B.不管  继承  招聘

C.不管  秉承  招聘
D.尽管  继承  招募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尽管:表示让步,引出的情况是事实,表示转折关系,常与“但是、可是、却“呼应;不管:表条件,引出的情况是假设的,表示条件关系,常与“都、总”呼应。秉承: 承受(命令,指示),往往与“宗旨”“原则”“旨意”等搭配 ;继承:1.接续前人未完的事业. 2.承继死者的遗产或权利.往往与“传统”“精神”意愿“等搭配。招聘是用工单位招收员工,需要支付给被招收人员一定的薪资,而招募是一个群体向社会大众发出加入邀请,招募者可以不支付费用或向被招募者收取一定费用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科学家发现,引起此次“非典型肺炎”的“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
目前人类发现的流感病毒大约有1万种。令人吃惊的是,最常见的病毒携带者是禽类。鸭子身上就携带有多种流感病毒,( a?)自己却从不得流感,当鸭子被送到市场上时就会把流感病毒传染给鸡,鸡群会引发禽流感进而殃及人类。
科学研究表明,事实上抗生素对于大部分病毒并不产生作用,因而病人只有依靠自身的抗体才能解决问题,但是对于陌生的病毒,任何人体内原本并不存在抗体。新病毒的产生往往不是无中生有,而大多源于变异,“非典型肺炎”病毒就是冠状病毒的变种。变种其实是病毒所犯的错误。遗传物质的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病毒自
己也很难把握,而其因的甄别和修补能力又不足以纠正错误,所以就产生出了变种的病毒。
小题1:文中( a?)处应该填写的词是:

A.所以
B.但
C.关于
D.就
小题2:根据文章“殃及”的“殃”是下面哪个意思?

A.植物的幼苗
B.祸害

C.讨厌
D.央求
小题3:不属于“科学家发现的”一项是:
A.“SARS病毒”与流感病毒存在着某种亲缘关系
B.鸭子自身携带多种流感病毒,所以自身易得流感
C.新病毒的产生往往不是无中生有
D.遗传物质的复制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


参考答案: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通过反复???,双方的恩怨终于被???成功了。
(2)通过????,朝核六方会谈又重新开始了。
①?调节????② 调解????③斡旋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②①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调节、调解、斡旋:“调节”指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调解”指劝说双方消除纠纷。“斡旋”指(意思同上)书面语,不带宾语。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近义词选用恰当的一项是(??)
(1)???远大理想,决不像???一根电杆那么容易。
(2)作品????丰富,????多样,深得读者的喜爱
①?题材????② 树立???③ 竖立??????④体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①④②③
D.②④①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竖立?树立?①竖立:对象多是具体的事物,如:一根电线杆孤零零地竖立在田野里
②树立:对象多是抽象的事物,如:树立远大理想。
题材?体裁?①题材: 作品的材料內容. ②体裁: 作品的表现形式.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以”字的用法和意思与其它不同的一项是(???)

A.又以刃刺酒翁。
B.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

C.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D.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D项“凭”,“凭借”,其余均为“用”)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名句名篇默..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