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19:40:31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随着各国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的深入落实,世界经济出现积极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等机构对世界经济的预期改善,纷纷上调经济预测数据。OECD认为,全球经济衰退已经结束,发达国家经济将在第三季度恢复增长。IMF《世界经济展望》预计,2009年世界经济将萎缩1.1%,降幅低于之前的预计,2010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达到3.1%。然而,目前世界经济仍面临失业率上升、财政赤字剧增和消费不振等诸多挑战,全面复苏的进程将缓慢而曲折。尽管美欧等主要经济体在诸多场合做出不实施贸易保护的承诺,然而,为了促进本国经济尽早复苏,各国自顾性会进一步增强,为优先解决国内就业、产业发展等问题,将继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据世界银行统计,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20国集团中有17个国家一共推出约78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其中47项已经付诸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正在对世界经济全面复苏造成重大威胁。作为主要出口大国之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提出严峻挑战。目前全球35%的反倾销调查和71%的反补贴调查针对中国出口产品。
  根据上述文字分三点概括出当前世界经济发生的变化。(每条不超过25个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全球经济开始缓慢复苏。
(2)各国出台贸易保护措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四副对联所对应的作家依次是 [???? ] ①枫叶四弦秋,根触天涯迁谪恨;浔阳千尺水,勾留江山别离情。
②何处招魂,香草还当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
③宦游西蜀,志复中原,高吟铁马铜驼,烟尘誓扫还金阙;诗继少陵,派开南宋,更入清风明月,池馆重新接草堂
④蓬莱文章建安骨;青莲居士谪仙人
A.范仲淹 屈原 辛弃疾 陶渊明
B.白居易 屈原 陆游 李白
C.范仲淹 杜甫 陆游 陶渊明
D.白居易 杜甫 辛弃疾 李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划线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论学历不如本科生,论业务技能也不如高职毕业生,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身份是普通专科毕业生前景不容乐观的主要原因。
B.有的领导,可以正襟危坐,大谈民主管理的重要性,其实却容不得半点不同意见。
C.为把武汉市建成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的特大城市,在不久前召开的“两会”上,代表和委员们集思广益,各抒己见,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D.各部门都要有全局观念,那种目无全牛而忽视整体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高不成低不就:高而合意的,做不了或得不到;做得了、能得到的,又认为低而不合意,不肯做不肯要。C集思广益意味集中大家的想法和智慧,广泛吸取有益的意见,显然不能用于讨论中。D目无全牛用来形容技艺已达到十分纯熟的地步。)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A.档案间牒断章取义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B.仓促妨害满目创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C.憧憬贡献绿树成阴失之东偶,收之桑榆
D.偿试灌概化学反应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间牒—间谍;B.满目创痍—满目疮痍;C.失之东偶—失之东隅;D.偿试—尝试,灌概—灌溉。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试题。

“毒舌”
新华社发
近期,我公安部组织开展集中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谣言专项行动,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查处了一批网络造谣典型案件,一批在网上恶意造谣的人受到了法律制裁。
1991年,美国某家网络服务机构在网上散布影响他人声誉的不实之词,法院判决原告胜诉。时隔4年,另一家网络服务商由于类似原因被告上法庭,同样输掉官司。
根据印度《信息技术法》规定,任何人在明知信息失真的情况下,以制造仇恨、破坏、侮辱等为目的,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手段予以散布,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任何人通过网络或其他通信手段发布攻击性信息或威胁性信息,最高可判处3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1997年,德国出台了《信息与通信服务法》。进入21世纪,德国逐步完善了涵盖10余类法律内容的互联网管理体系,这些法律明确规定,互联网言论可以成为犯罪事实。
今年8月,韩国京畿道一地方警察局决定立案调查两名在网络传播战争谣言的男子。这两人涉嫌在今年4月造谣称,水原市某女大学生在涟川发现了朝鲜发射来的导弹。由于当时韩朝关系紧张,这一谣言引起了极大的恐慌,成为当天韩国门户网站的搜索关键词。警方相关人士表示,即使没有故意犯罪,无端造谣伤人的网民也会受到刑事处罚。
(本报洛杉矶、新德里、柏林、首尔8月27日电??记者陈一鸣、吕鹏飞、黄发红、万宇)
(选自《人民日报》 2013年8月28日 第21 版,有删节)
小题1:请为上述消息拟一个标题,并说说漫画《毒舌》的内容及寓意。(6分)
小题2:请根据上述消息,自选角度,写一段新闻短评。要求不少于150个字。(6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标题: 世界多国严厉打击网络谣言(2分)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 首先要弄懂“毒舌”的比喻义,即网络谣言。然后,结合整个消息的主要内容即可概括。漫画的寓意要分析漫画的内容,一条毒蛇张开大口去咬人,后面有一个张开大口的人,这二者一是本体,一是喻体。另外后面的电脑是借代,代指各种媒体工具。
小题2:
试题分析: 由材料中各国网络谣言盛行,各国人民都深受其害,各国政府都在努力打击网络谣言的内容可找到评论的方向。写作时要按议论文的结构行文,要有观点、有分析论证,既要结合材料也要结合实际。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辨识字形》答..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