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七)
2017-03-02 20:06: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用典是古诗词的写作手法之一,如李贺在《李凭箜篌引》中用女娲典故的句子是:??????????????????,石破天惊逗秋雨。陆游在《书愤》中用檀道济典故直抒胸臆,一吐满腔忧愤之情的两句是:????????????????????????????????????????。王维的《山居秋瞑》中“????????????,王孙自可留”是反用古语,表达自己归隐山林的愿望。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元嘉草草,封狼居婿,???????????”借写南朝宋代刘义隆北伐的失败来警告当今统治者。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空缺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数学,如果正确地看它,则具有……至高无上的美——正像雕刻的美???????????????。一种真实的喜悦的精神,一种精神的亢奋,一种觉得高于人的意识……这些都是至善至美的标准,能够在诗里得到,也能够在数学里得到。
①这种美不是投合我们天性的微弱的方面
②它可以纯净到崇高的地步
③这种美没有绘画或音乐的那些华丽的装饰
④能够达到严格的只有最伟大的艺术才能显示的那种完美的境地
⑤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

A.③①②④⑤
B.⑤①③②④
C.⑤②④①③
D.②①③④⑤



3、单选题  【题文】(2009·江西金太阳联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蚕食羞惭惨不忍睹断壁残垣  
B.江皋缟素病入膏肓替罪羔羊  
C.愚氓牛虻对天盟誓蒙混过关  
D.慰藉界碑戒备森严浑身解数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C )
A.抉择   独出新裁   附庸风雅      不负重望
B.辍学   腈纶       耳儒目染      窥豹一班
C.好像   题词       防患未然      一筹莫展
D.矜持   布署       共商国事      竭泽而鱼



5、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凋零  去逝  弊病   曲肱而枕       
B.弘扬  耕耘  临危授命  洪水涛涛
C.讴歌  恻隐  饿莩   熙熙攘攘       
C.琢磨  孝悌  弃甲拽兵  循循善诱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