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四)
2017-03-02 20:18: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酝酿/惺忪/东道主/呕心沥血
B.寒暄/租赁/炒鱿鱼/精兵减政
C.精悍/撰写/挖墙脚/金壁辉煌
D.咳嗽/安祥/荧光屏/手屈一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下面是某权威机构的一组统计数字,请根据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题材播出比重(百分比)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题材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谍战剧
5.1
19.1
27.6

家庭剧
22.0
23.6
22.1

古装剧
25.1
26.2
23.4

军事剧
4.3
13.5
21.2

言情剧
32.8
13.2
3.2

农村剧
10.7
4.4
2.3

?
(1)请概括图表中反映的2010-2012年全国电视剧播出比重的变化情况。(3分)
(2)请从电视剧多元化发展的角度,给电视剧创作者提一条建议。(3分)
注:两道题目答案均不得超过40个字。


参考答案:
(1)谍战剧、军事剧题材播出比重持续增长,言情剧、农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图表分析的题目,分析的重点在变化的趋势,极值;建议要结合图表反应的情况。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题文】填入下列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人的悲剧性实质,还不完全在于总想到达目的地却总不能到达目的地,而在于走向前方、到处流浪时,又时时刻刻地    着正在远去和久已不见的家、家园和家乡。
②那个可避风雨的实在的家,并不能从心灵深处抹去他无家可归的感觉。他只能望着江上烟波,在心中    一派苍凉。
③萍飘四方的游子    是怎样贫困潦倒,他们听到某支独唱曲时突然涌出热泪,便是他们心有所归的无量幸福。

A.惦念体味无论
B.惦念体会尽管

C.惦记体味尽管
D.惦记体会无论


参考答案:【答案】A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考查学生结合语境选择近义实词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必须了解所提供词语的词义、词
性、程度轻重、范围大小、适用对象、感情色彩等,必须抓住同义词或近义词的不同语素的意义区别,必须结合特定的语言环境进行辨别筛选,还应注意关联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运用。正确理解为,①“惦念”重在“念”,“ 惦记”重在“记”。 ②“体味”与“苍凉”更搭配。③句子是一种假设状态,只能用“无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选出不是比喻的一句 [???? ] A.美丽的南海之花——鼓浪屿,假如有十分姿色,三分姿色应该分给这朵朵白帆。
B.片中,婉怡是个托戏、衬戏、接戏的人物,演婉怡的我是排球场上的“二传手”,自己跳起来“扣球”就不对了。
C.五四时代介绍了一个易卜生,名声倒还好,今年介绍了一个肖伯纳,可就糟了,至今还有人肚子发胀。
D.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上面,然而军事家凭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话剧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于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分)
谦恭是一和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谦恭是一种甘甜而不燥舌的美味;谦恭是一种明
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答: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