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五)
2017-03-02 20:19:4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五十者可以帛矣???????②吞二周而诸侯????????③取汉中,西举巴蜀
至尊而制六合?????????⑤匈奴七百余里????????⑥于是废先王之道,以黔首
⑦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⑧且夫天下非小弱??????⑨非能

A.①④⑦⑨/②⑤⑥/③/⑧
B.①③④⑨/②/⑤⑥/⑦⑧

C.①③④⑦⑨/②⑤⑥/⑧
D.①④⑦/②⑤/③/⑥⑧⑨



2、单选题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学习需要全身心投入,都快升入高三了,还这么不懂事!不要嫌妈妈唠叨,不要怪老师抓得紧,不要辜负了这 ?????????
(2)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舞动着青春的臂膊,触摸着改革的琴弦,你能???????吗?
(3)冲动是魔鬼,遇事要淡定,???????为哪般?气坏了身子,赶跑了理智,亲者痛,仇者快,到头来,万事还是一团糟。
A.豆蔻年华春意阑珊怒不可遏
B.锦瑟年华意兴阑珊怒发冲冠
C.豆蔻年华意兴阑珊怒发冲冠
D.锦瑟年华春意阑珊怒不可遏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①去以六月息者也?②以五百岁为春?③诸侯以惠爱为德?④奚以知其然也?⑤问征夫以前路?⑥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⑦公田之利,足以为酒?⑧农人告余以春及

A.①②③
B.④⑥⑦

C.⑤⑥⑧
D.①④⑥



4、单选题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与其它三个选项中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骊山北构而西折(骊山,名词作状语,从骊山。“北”、“西”,用法相同,向北、向西。)
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 (上、下,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
C.不霁何虹(名词“龙”“虹”,受状语“何”修辞,用作动词,出现龙,出现虹)
D.廊腰缦回(名词“腰”“缦”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回”的状态:像人的腰部一样,像缦带一样)



5、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抑本其成败之迹(抑制)且相如素贱人(卑贱的人)下临深潭(靠近)
B.此其为餍足之道也(方法)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忧伤的样子)吾妻来归(回来)
C.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比较)比去,以手阖门(等到)渠会永无缘(他)
D.与赢而不助五国也(给与)却(退却)坐促弦弦转急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