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常见题型》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0:23: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话题:走向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阅读这段材料之后,请你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走向成熟
又一次来到这个小土山上,已经是秋季了。秋风吹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成熟的含义有身体的成熟、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熟或者认识的成熟,文章应该紧扣成熟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谈一谈对成熟的理解、认识和感受。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一棵瓜上,在根部附近最先开出的灿烂,看似占据先机,却往往是结不出果的。这与成材的规律不谋而合:鼠目寸光,缺少远大志向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则难以施展抱负。又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一样:不作深谋远虑,必有咫尺之忧。
立意角度
一则材料立意的角度有多个,当然也有最佳立意和一般立意。
(一)如果从“藤”的角度立意:
1.取与舍;2.割舍与发展。
(二)如果从“先开的两朵花”的角度立意:
1.优势与劣势;2.急功近利;3.现象与本质。
(三)如果从“母亲的做法”角度立意:
1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重庆卷】(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童年主要是在夏威夷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当时,父母离异,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年幼的奥巴马性情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后来,在母亲和外祖母的悉心关怀和鼓励下,奥巴马通过努力,一点点改变自己,他不但变得自信坚强,而且通过努力,竟然进了全美最优秀的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1988年奥巴马亲自为克林顿撰写竞选总统的演讲稿,2008年奥巴马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之一的希拉里,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人。
奥巴马成功的启示我们: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跨越性格障碍,取得人生的辉煌。
请以“奥巴马成功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1跨越性格障碍
面对生命,米兰?昆德拉曾说


本题解析:
“奥巴马成功的启示”侧重写出自己对奥巴马成功的理解,关注性格意义的理解;考生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此题也可命制为“性格”“改变自我”等。考生备考此题,具有较大意义。
【名人言论】
1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2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4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5最能够使一个人生动描绘出他自己性格的方法,无过于他描绘他人的态度(利希脱)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有一天,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爱因斯坦照例回绝道:“不,不,我没有时间。”他经常拒绝作家的采访或坐着由画家为他画像。“可是,我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恳切地说。“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像。”
这个故事有两点引人深思:一是爱因斯坦的同情心使他的人格更加伟大;二是画家坦率地直陈困难而获得成功,这种做法比花言巧语更能打动人心。??
(摘自2005年第12期《人民文摘》)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立意的理解和确立并不难。材料中涉及两个人物,也就有两个大的方面的立意角度。
爱因期坦角度:爱因斯坦照例回绝一位画家为自己画像,但当听说画家需要靠这幅画像所得的钱,欣然应允。爱因斯坦态度的改变,说明了爱因斯坦富有同情心的伟大人格。
画家的角度: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遭到爱因斯坦的回绝,但是它坦诚相告,自己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坐下来让画家画像,画家的坦率地直陈困难而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坦率更能打动人心。
点评:材料作文要解决三个问题:首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基础知识《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