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话题:走向成熟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余秋雨先生的《文明的碎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一种终于停止向别人申诉求告的大气,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勃勃的豪情发过了酵,尖利的山风吹过了劲,湍急的细流汇成了海。”
阅读这段材料之后,请你以“走向成熟”为标题写一篇文章。(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走向成熟
又一次来到这个小土山上,已经是秋季了。秋风吹
	本题解析:
写作提示:成熟的含义有身体的成熟、思想的成熟、心灵的成熟或者认识的成熟,文章应该紧扣成熟的动态变化发展过程来写,也可以谈一谈对成熟的理解、认识和感受。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60分)
阳台上栽了一棵丝瓜,有一天,孩子发现藤上开了两朵粉黄色的花,母亲要将这两朵花摘掉,孩子大惑不解。母亲说:“离根最近的、开得最早的花虽然漂亮,让人看着高兴,但很难结瓜。按说近水楼台先得月,结的瓜个儿大才是,可是丝瓜藤的目标是向上、向远方延伸,它要铆足劲儿心无旁骛地将力向前面输送。这两朵花离根最近,反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摘去它们,藤才不会分散精力,力就通畅了,后面的花越开越欢,瓜越结越大。不信,你留下它们自己观察吧。”
孩子将信将疑。不久,母亲的话得到了验证,那两朵花也凋谢了。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一棵瓜上,在根部附近最先开出的灿烂,看似占据先机,却往往是结不出果的。这与成材的规律不谋而合:鼠目寸光,缺少远大志向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则难以施展抱负。又和做人处事的道理一样:不作深谋远虑,必有咫尺之忧。
立意角度
一则材料立意的角度有多个,当然也有最佳立意和一般立意。
(一)如果从“藤”的角度立意:
1.取与舍;2.割舍与发展。
(二)如果从“先开的两朵花”的角度立意:
1.优势与劣势;2.急功近利;3.现象与本质。
(三)如果从“母亲的做法”角度立意:
1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重庆卷】(6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照要求写一篇作文。
美国现任总统奥巴马的童年主要是在夏威夷外祖父、外祖母生活在一起。当时,父母离异,他们的生活十分困难,年幼的奥巴马性情孤独,不愿与人交往。后来,在母亲和外祖母的悉心关怀和鼓励下,奥巴马通过努力,一点点改变自己,他不但变得自信坚强,而且通过努力,竟然进了全美最优秀的夏威夷普纳后私立学校,1988年奥巴马亲自为克林顿撰写竞选总统的演讲稿,2008年奥巴马击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热门人选之一的希拉里,成为民主党总统竞选人。 
奥巴马成功的启示我们:虽说“性格决定命运”,但是,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够跨越性格障碍,取得人生的辉煌。
请以“奥巴马成功的启示”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例文1跨越性格障碍
面对生命,米兰?昆德拉曾说
	本题解析:
“奥巴马成功的启示”侧重写出自己对奥巴马成功的理解,关注性格意义的理解;考生可记叙,可议论,可抒情。此题也可命制为“性格”“改变自我”等。考生备考此题,具有较大意义。 
【名人言论】
1强者容易坚强,正如弱者容易软弱(爱默生)
2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坚强的意志(英国)
3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马在思)
4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约?凯恩斯【美】
5最能够使一个人生动描绘出他自己性格的方法,无过于他描绘他人的态度(利希脱)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身体和灵魂,必须有一个在路上。
上面的文字,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或感悟?请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与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文章。
有一天,一位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爱因斯坦照例回绝道:“不,不,我没有时间。”他经常拒绝作家的采访或坐着由画家为他画像。“可是,我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啊。”画家恳切地说。“噢,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我当然可以坐下来让您画像。”
这个故事有两点引人深思:一是爱因斯坦的同情心使他的人格更加伟大;二是画家坦率地直陈困难而获得成功,这种做法比花言巧语更能打动人心。??
(摘自2005年第12期《人民文摘》)
要求: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得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则材料立意的理解和确立并不难。材料中涉及两个人物,也就有两个大的方面的立意角度。
爱因期坦角度:爱因斯坦照例回绝一位画家为自己画像,但当听说画家需要靠这幅画像所得的钱,欣然应允。爱因斯坦态度的改变,说明了爱因斯坦富有同情心的伟大人格。
画家的角度:画家请求为爱因斯坦画像,遭到爱因斯坦的回绝,但是它坦诚相告,自己非常需要靠这幅画所得的钱。爱因斯坦马上改变了态度,坐下来让画家画像,画家的坦率地直陈困难而获得了成功,这说明坦率更能打动人心。
点评:材料作文要解决三个问题:首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