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0:33:40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 [???? ] A .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
B .蟹六跪而二鳌,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
C .我汗流夹背,四肢颤抖,恨不得立刻躺倒在那片刚刚开垦的泥土之上。
D.在数千年来不计其数的语言和书籍交织成的斑澜锦缎中,在一些突然彻悟的瞬间,真正的读者会看见一个极其崇高的超现实的幻象,看见那由千百种矛盾的表情神奇的统一起来的人类的容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运用熟语应正确的一项是(    )
①钝刀子割肉     ②放连珠炮      ③放马后炮     ④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甲:一句话触到了赖大嫂的痛处,立即声调提高了几度,脸上的笑纹绷展了,用手指住赖永福, 似的质问道:“从前喂猪你操了多少心?你煮过几桶食?你关过几回圈?……”
乙:东照村离我们柳庄只有七里地,我一路小跑,生怕去迟了            
丙:李三办事总是          ,拿不定主意,有时把人急坏了。
丁:       你这样办事倒是简单,可是显不出新时代排山倒海的气势来呀!

A.甲③乙②丙④丁①
B.甲②乙③丙①丁④

C.甲④乙②丙③丁①
D.甲③乙②丙①丁④


参考答案:【答案】B


本题解析:【解析】    ②放连珠炮      ③放马后炮  ①钝刀子割肉  ④小胡同赶猪,直来直去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讳莫如深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了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

A.相形见绌
B.讳莫如深
C.不值一提
D.精巧绝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B“讳莫如深”指把事情隐瞒得很深。根据原句,此处用以形容天空,不合适。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题文】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沱(pāng)好(pǐ)私枉法(xún)既往不(jiù)
B.针(jiū)下(liào)气势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市广播电视局宣布:2013年末三个月将在市区全面落实和推动市有线电视数字化会议精神,各居民小区电视信号将先后由模拟制转换为数字制。
B.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人际关系在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C.“三鹿奶粉”事件说明,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它不仅体现了公民的基本道德素质,而且关系到国家的整体形象。
D.以生漆为底层的彩绘陶质文物保护是一个世界难题,没有任何的经验和技术可以借鉴,秦俑如何将艳丽的彩绘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推动”与“精神”搭配不当;C“诚信教育已成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迫在眉睫”句式杂糅;D语序不当,应是“艳丽的秦俑彩绘如何保留下来成为当务之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