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2 20:35:19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用法,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钟鸣食之家

A.雄州列,俊采星驰
B.而后乃今将图

C.固知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D.吴会于云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先要明白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本题例句中加点的“鼎”是名词作状语,用鼎进食之意;恰与A项的“雾”用法“在雾中(排列)”一致。其余B项的“南”是名词作动词,朝南飞;C项的“一”是数量词作动词,统一;D项的“目”是名词作动词,望。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
A.昨天下了一夜雪,天亮后不但没有停,而且越下越大。
B.这些考古新发现,为了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依据。
C.无论有无考生作弊,监考员均需在“考场记录单”上准确地填写考场情况。
D.凡事不能照搬别人的经验,要从自己的实际情况作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应为“反而” B应为“为”? D应为“把”)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虚词,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其实,就是在封建时代,有识之士关于官民关系也曾作过显示着进步意义的阐述,有的还付诸行动。
B.老先生很有度量,他和与自己意见不一致,经常争论不休的人也能交朋友。
C.美国对恢复中国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问题上故意设置重重障碍,激起了全世界有正义感国家的不满。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五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在下列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1)历史其实无处不在。在你我生活的城市里,每一幢由逝去时代留下的老建筑都是一页?????的活的史书。
(2)以“侃”、“凑”、“加”为核心的剧本写作模式肯定会破坏故事的思想性和整体性,剧中人物的情感和生命轨迹的展现也很难做到????????????
(3)试想一下,如果不是马云拜访王林的一张照片,使王林重回公众视野,那么,会不会有欣京报的记者去采访,以及引发接下来令人???????????的问题呢?

A.触手可及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B.唾手可得水到渠成眼花缭乱

C.触手可及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D.唾手可得一以贯之目不暇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定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整体感悟大体内容的情况下,再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来思考分析词语的大体意思,然后判定是否正确。触手可及:近在手边,一伸手就可以接触;唾手可得:动手就可以取得.比喻极容易得到。故排除BD;一以贯之:用一个相本性的事理贯通事情的始末或全部的道理;水到渠成,意指水流到之处便有渠道,比喻有条件之后。事情自然成功。即功到自然成。故排除A;目不暇接:形容东西多,来不及观看或看不过来;眼花缭乱形容眼睛看见复杂纷繁的东西而感到迷乱。根据这些成语的意思可知,答案应为C。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她__不住自己脸上的困倦,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
②人类和现在的类人猿有着共同的祖先,是从已灭绝的古猿__而成的。
③?雪峰的红光__到这辽阔的牧场上,形成了一个金碧辉煌的世界。

A.粉饰 演化 映衬
B.掩饰 演变 映照

C.掩藏 演变 映衬
D.掩盖 演化 映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掩盖:遮盖 掩饰:除“掩盖”的意思外,还有“文饰”之义 演化:指生态的群落或自然群落的逐渐进化 演变:变化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