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四)
2017-03-02 20:39: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蒙mēng,奄yǎn;C沼zhǎo,黏nián;D踯躅zhí zhú。所以选B。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矿难事故频繁发生,人财两伤,损失巨大,其主要原因是工人缺乏安全意识和领导监督管理不力。
B.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的展示以“寻觅”为主线,让参观者在“东方足迹”、“寻觅之旅”、“低碳行动”三个展区的“寻觅”中感悟并发现城市发展中的中华智慧。
C.足坛名帅戚务生的执教经验丰富,在短短5年内,把云南红塔队改造成一支甲A强队,为西南足球赢得荣誉。
D.每年9月到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宜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语序不当,应为“发现并感悟”。C暗换主语造成缺主语,可在“把”前加“他”。D主宾搭配不当,把“黄金季节”改为“独特风景”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有错的一组是
A.渣滓(zǐ) 缴械(xiè) 琐屑(xiè) 自给自足(jǐ)
B.角逐(jué) 瞭望(liào) 毗邻(pí) 睚眦必报(zì)
C.粗犷(ɡuǎnɡ) 歼灭(qiān) 悼念(dào) 恪守不渝(kè)
D.干瘪(biě) 拙劣(zhuō) 连累(lěi) 海市蜃楼(shèn)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重点考查学生对现代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正确识记,即辨识词语中误读的字音。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项。其中“歼灭”的“歼”应读为“jiān”。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字的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 ] < style="WIDTH: 507px; HEIGHT: 76px; WORD-BREAK: break-all" border="0" cellspacing="0" width="507">A.水(yǎo)
B.教(huì)
C.接(xián)
D.闹(xī)??? 反(kuì)
舌(jiáo)
噪(guō)
围(fèn)? 水(jí)
(hé)
子(quān)
(cháng)??? 临(bīn)?
心(chèn)
手(jí)
灭(jiān)?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阅读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①__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_______,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②鼎铛玉石,________,____________。秦人视之,亦不甚惜。(杜牧《阿房宫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行路难》)


参考答案:①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
②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