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0:41:5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其土人所以推锋执锐,无反顾之心者,为臣属于汉故也。(5分)
(2)羌闻之,乃分抄傍县。诩因其兵散,日夜进道,兼行百余里。(5分)


参考答案:(1)凉州人民手执兵器、毫无反顾之心的缘故,是由于他们归属于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合规范的一项是
A.“看到圣火递交到我们中国人的手中。我打内心激动。”《三国演义》关羽扮演者陆树铭说,“在这圣洁的奥林匹克圣火面前,我感受最深刻的一点是——祖国,我为你骄傲。”
B.我的心思却不在挖野菜上,而是借挖野菜之机享受春光的明媚:一会儿采野花;一会儿扑蝴蝶;一会儿追飞鸟。
C.这场在德国掀起的“查税风暴”已开始刮向法国、英国、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这些国家纷纷自行或联合起来对逃税行为展开调查。
D.其中最使人扼腕的是,许多名园里的木制联匾不见了(石刻却大抵幸存,因为搬起来较为困难),至今没有很好地恢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分号全都应改成逗号)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限选4题)(8分)
(1)中国古代戏曲主要指元杂剧和??????????????,其中元杂剧代表作《西厢记》的作者是????????????????????。(明清传奇 王实甫)
(2)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李密《陈情表》)
(3)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陶渊明《归园田居》)
(4)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写闻笛而生乡思之情的两句是:??????????????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5)姜夔在《扬州慢》中写扬州昔日繁华的长街,如今全是荞麦的两句是:????????????????????????????(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


参考答案:15、(8分)
明清传奇??王实甫
祖母无臣??


本题解析:5个小题都做,评阅1—4小题;不能有错别字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孔子读《易经》,因为反复钻研,竟把皮带子都磨断了。断了一次,修好后,又磨断了,前后断了三次,所以说是“为编三绝”。
B.2007年1月21日,纽约,前天,凭借影片《末代独裁》而荣获金球影帝的福里斯特·惠特克做客周末纽约的一档电影活动,席间他不改老实憨厚的本色,但谈起钟爱的电影事业的时候,却侃侃而谈,滔滔不绝。
C.海盐某光电显示器项目工程开工后业主未履行合同,拖欠施工企业工程款,业主也不知去向,经过多方协调后建设部门帮助施工企业向法院起诉,法院判定施工企业在这一工程折价或拍卖价款中优先受偿,终于使这邝日持久的纠纷尘埃落定。
D.在众目睽睽之下, 魔术师大卫施展神奇的魔法, 把这座宏伟的自由女神像变走了。 我想,很多人都对这场魔术还记忆尤新。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为编三绝—韦编三绝,C.邝日持久—旷日持久,D.记忆尤新—记忆犹新。


本题难度:简单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
贫苦和磨难是人们不愿接受的,但又注定是有些人无法逃避的。它是残酷的——令有些人自暴自弃,消沉①duò落;它是公平的——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贫苦与磨难并非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精神的贫乏,意志的薄弱。
小题1:将序号处①处的拼音写出正确的汉字(1分)??????
小题2:根据语境,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序号②处横线上写一句话。(2分)
小题3:语段中有一个句子有语病,请辨析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小题1:堕
小题2:“使有些人奋发搏击,名垂青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此题比较简单,根据所给拼音写出相应汉字即可。平时复习中要注意对同音字的区分。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的仿写能力,也涉及连贯和修辞。仿写要求结构一致,修辞相同,意脉相承,内容相关,风格近似,品位高雅,符合事理理逻辑。本题仿写句子从内容上看要写贫穷与磨难给人带来的正面影响,与上文内容形成对比;从形式上看,应连用两个四字短语。考生答案符合上述要求即可。
小题3:
试题分析:“并非不可怕”多重否定不当。此类题目在解答时要逐句检查,可采用紧缩主干法,先审主干再审枝叶。类题目在复习中首先要熟悉高考常考的六种病句类型——搭配不当、语序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积累经验。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