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名句名篇默写》高频考点特训(2017年必看版)(二)
2017-03-02 20:47:14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 ,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谈笑间,?????????????????????????????。(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扪参历井仰胁息,_______________。(李白《蜀道难》)
②杜甫《哀江头》中有两句诗“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姜夔《扬州慢》中也有两句诗与此意思相近,手法相同,这两句是:“???????????????????????????????????????????????????????????”
 ?????????????????????????????,百年多病独登台。?????????????????????????????,潦倒新停浊酒杯。(杜甫《登高》)
 东船西舫悄无言,?????????????????????????????。(《琵琶行》)


参考答案:①悟已往之不谏/实迷途其未远/羽扇纶巾/樯橹灰飞烟灭/以手抚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中国古代小说选读》。
写一段对“李娃”的评价,200字—250字。至少选用文中一个事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背诵默写。(每空1分,共10分)
小题1:携来百侣曾游,???????????????????????????????????
小题2:寻梦?撑一支长篙, ??????????????????????????????????????
小题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小题4:惨象,?????????????????;流言,?????????????????????????
小题5:真的猛士,???????????????????????????????, ????????????????????????
小题6:???????????????????????????????,大礼不辞小让。
小题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


参考答案:
小题1: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小题2:向青草更青处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默写必须依托牢固的记忆,尤其是一些名句中的重要字词。如本题中“峥嵘”、“稠”、“漫溯”、“颓圮”、“淋漓”、“细谨”、“殆”等字。每句1分,句中有误该句不得分。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的题。
  正说着,有人来回说:“兴隆街的大爷来了,老爷叫二爷出去会。”宝玉听了,便知贾雨村来了,心中好不自在,袭人忙去拿衣服。宝玉一面登着靴子,一面抱怨道:“有老爷和他坐着就罢了,回回定要见我!”?史湘云一边摇着扇子,笑道:“自然你能迎宾接客,老爷才叫你出去呢。”宝玉道:“那里是老爷?都是他自己要我去见的。”湘云笑道:“‘主雅客来勤’,自然你有些警动他的好处,他才要会你。”宝玉道:“罢,罢!我也不过俗中又俗的一个人罢了,并不愿和这些人来往!”湘云笑道:“还是这个性儿,改不了。如今大了,你就不愿意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会会这些为官作宰的,谈讲谈讲那些仕途经济,也好将来应酬事务,日后也有个正经朋友。让你成年家只在我们队里,搅的出些什么来?”
  宝玉听了,大觉逆耳,便道:“姑娘请别的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腌臜了你这样知经济的人!”袭人连忙解释说道:“姑娘快别说他。上回也是宝姑娘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不过,咳了一声,拿起脚来就走了。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脸羞得通红,说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幸而是宝姑娘,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的!谁知这一位,反倒和他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他,赌气不理,他后来不知赔了多少不是呢。”宝玉道:“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吗?要是他也说过这些混账的话,我早和他生分了!”袭人和湘云都点头笑道:“这原是‘混账话’么?”
  原来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悄悄走来,不想刚走进来,正听见湘云说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要说这话,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A? 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所??B???者:他在人前,一处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C??者:你既为我的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己,既你我为知己,又何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 D?? 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但恐不能久持,你纵为我的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1.给文中A、B、C、D处填上恰当的字(只限填一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宝玉为什么不愿意去见贾雨村?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宝玉本是“混世魔王”,根本不想听从别人摆布,所以他不愿去。
B.贾雨村来的不是时候,宝玉正和袭人、史湘云等谈得投机,所以他不愿去。
C.贾雨村和宝玉年岁相差太大,在一起根本没有共同语言,所以他不愿去。
D.贾雨村是仕途之人,只注重仕途经济,而宝玉是一个封建叛逆者,他们的志向不同,所以他不愿去。
3.作者写湘云劝宝玉学些经济学问之后,又顺手借袭人之口说宝钗亦曾劝过,还赞宝钗“真真是有涵养、心地宽大”。对这一段文字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既补叙前事,又为下文宝钗“规劝”一节内容作铺垫。
B.一笔道出了史湘云、薛宝钗、袭人三人在对待仕途经济上的一致观点。
C.暗示了袭人是坚决地站在“金玉良缘”一边,坚决反对“木石前盟”。
D.为了表示贾宝玉确实是一个不听别人规劝的“混世魔王”。
4.林黛玉听了宝玉的话后,为什么“又喜又惊,又悲又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依次为:喜、惊、叹、悲
2.D
3.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其他题  古诗文默写。(5分,每空1分)
小题1:映阶碧草自春色,?????????????????????。????????(杜甫《蜀相》)
小题2:云青青兮欲雨,????????????????????????,丘峦崩摧。(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3:昆山玉碎凤凰叫,???????????????。????????(李贺《李凭箜篌引》)
小题4:?????????????????????,只是朱颜改。??????????(李煜《虞美人》)


参考答案:
小题1:隔叶黄鹂空好音
小题1:水澹澹兮生烟,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能力层次为A,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