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六)
2017-03-02 21:01:1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 style="WORD-BREAK: break-all" cellspacing="0" width="650">A.妇(lí) 误(miù)放浪形(hái)酒临江(lí) B.渔(qiáo)幽(hè)良不齐(yòu)山川相(liáo) C.修(qì)流觞(shāng)移默化(qián)汗流背(jiā) D.符(qì)怀(chěng)谆教诲(zhūn)繁文节(rù)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海上油气的开发一马当先,对海洋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B.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C.即使凤凰卫视没有很高的覆盖率,也不能影响吴小莉声名鹊起。
D.摆脱“自我”,尽快进入角色,对于很多演员都是个难题,而对于贪官们来说,却是驾轻就熟小菜一碟。


参考答案:
B。


本题解析:
要是语法问题。“芸芸众生”意为“众多的普通人”。其词本身就有普通的意思。与前面的修饰限制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
A.《论语》中“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孔子培养学生,就是以仁、德为纲领,以六艺为基础,使学生能够全面发展。
B.《孟子》是一部由孟子及其门人记录孟子言行的书。南宋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C.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和他的弟子所辑录的孔子及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录。
D.楚狂接舆以凤鸟来比孔子。据说凤鸟有道则现,无道则隐。而孔子身处乱世却周游求仕,因此说“德衰”。李白诗句“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便是用到了这个典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新周刊》2012年第一期策划了一个专题“做点无用的事”,号召人们做一些与升官、发财、成功、成名无关的事,并认为这是解决这个社会急躁、冷漠等问题的一剂良方。那么,是否应该做点无用的事?请以此为辩题,用简洁的文字为正方(应该做点无用的事)或反方(不应该作无用的事),拟写一段辩论词。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不超过100字。(5分)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首先确定你是“正方”还是“反方”,再结合“人们做一些与升官、发财、成功、成名无关的事是解决这个社会急躁、冷漠等问题的一剂良方”说明理由。5分评分标准:观点鲜明1分;言之成理2分;表达准确、连贯2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面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世界银行指出,美国发生的“9·11”恐怖袭击事件将会延长东南亚地区经济萧条的时间,从而对该地区的人口造成伤害。
B,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现在却受到人们青睐,在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感受到人间的温度。
C.我们并不否认这首诗没有透露出希望,而是说希望是渺茫的。
D.中学生写作文,一定要注意表达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参考答案:
A


本题解析:
(B改“温暖”为“冷暖”;C多重否定不当;D“切忌”与“不要“重复。)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