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少而好兵,事秦始皇。秦始皇既灭三晋,走燕王,而数破荆师。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李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信又攻鄢郡,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大破李信军,入两壁,杀七都尉,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李信果辱秦军。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谢曰:“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始皇谢曰:“已矣,将军勿复言!”王翦曰:“ 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曰:“为听将军计耳。”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始皇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池为子孙业耳。”始皇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荆闻王翦益军而来,乃悉国中兵以拒秦。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荆兵数出挑战,终不出。王翦日休士洗沐,而善饮食抚循之,亲与士卒同食。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对曰:“方投石超距。”于是王翦曰:“士卒可用矣。”荆数挑战而秦不出,乃引而东。翦因举兵追之,令壮士击,大破荆军。至蕲南,杀其将军项燕,荆兵遂败走。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
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悉国中兵以拒秦?????????????悉:全部。
B.大破李信军,入两壁???????????壁:军营。
C.王翦言不用???????????????????用:被采纳。
D.李信果辱秦军?????????????????辱:使……受辱。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寡人以不用将军计?????????????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
B.于是引兵而西?????????????????夫秦王怚而不信人
C.翦因举兵追之?????????????????秦因乘胜略定荆地城邑
D.久之,王翦使人问军中戏乎?????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
13.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说明王翦老谋深算的一组是(???)
①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②老臣罢病悖乱,唯大王更择贤将
③王翦言不用,因谢病,归老于频阳
④王翦行,请美田宅园池甚众
⑤王翦至,坚壁而守之,不肯战
⑥方投石超距
A.①②⑥????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⑥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派李信攻打楚国,开始频频胜利,却不知道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结果楚军
大败李信部队,并杀死秦七个都尉。
B.秦军大败后,秦王亲自找王翦,请他出任统帅。王翦认为,虽然自己老糊涂了,但
他相信只有秦王能再次任用像他这样的良将。
C.王翦临出发时,请求秦王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目的是表示自己出征
的坚定意志,不让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的秦王对他产生怀疑。
D.王翦抵达战场,不肯出兵交战,而是每天让士兵休息,供给好的饭食;荆军屡次挑
战,秦军就是不肯应战,荆军就向东去了,王翦趁机追击他们,大败荆军。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
译文:????????????????????????????????????????????????????????
(2)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坐而疑我邪?
译文:????????????????????????????????????????????????????????
(3)然则王之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译文:????????????????????????????????????????????????????????
(4)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众。”
译文:???????????????????????????????????????????????????????
参考答案:
11.A
12.C
13.B。
本题解析:11.A(“悉”这里应是动词,调动全部(军队)的意思。)
12.C(C项中两个“因”都是“乘机,趁此”的意思。A项中第一个“以”是“因为”的意思,第二个“以”是“带领”的意思。B项中第一个“而”是表示承接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示并列连词。D项中两个“之”都是助词,但第一个“之”是音节助词,第二个“之”是取消句子性的助词。)
13.B。
14.B(关键是对“唯大王更择贤将”理解错误,“唯”不是“只有”,而是“希望”的意思,“更”不是“再次”而是“更换”“另外”的意思。)
附文言文译文:
王翦,是频阳东乡人。少年时就喜好军事,后来事奉秦始皇。秦始皇灭掉了韩、赵、魏三国,赶跑了燕王喜,同时多次战败楚军。秦国将领李信,年轻气盛,英勇威武,曾带着几千士兵把燕太子丹追击到衍水,最后打败燕军捉到太子丹,秦始皇认为李信贤能勇敢。一天,秦始皇问李信:“我打算攻取楚国,由将军估计调用多少人才够?”李信回答说:“最多不过二十万人。”秦始皇又问王翦,王翦回答说:“非得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说:“王将军老喽,多么胆怯呀!李将军真是果断勇敢,他的话是对的。”于是就派李信及蒙恬带兵二十万向南进军攻打楚国。王翦的话不被采用,就推托有病,回到频阳家乡养老。李信攻打平与,蒙恬攻打寝邑,大败楚军。李信接着进攻鄢郢,又拿了下来,于是带领部队向西前进,要与蒙恬在城父会师。其实,楚军正在跟踪追击他们,连着三天三夜不停息,结果大败李信部队,攻入两个军营,杀死七个都尉,秦军大败而逃。
秦始皇听到这个消息,大为震怒,亲自乘快车奔往频阳,见到王翦道歉说:“我由于没采用您的计策,李信果然使秦军蒙受了耻辱。现在听说楚军一天天向西逼进,将军虽然染病,难道忍心抛弃了我吗!”王翦推辞说:“老臣病弱疲乏,昏聩无能,希望大王另择良将。”秦始皇再次表示歉意说:“好啦,将军不要再说什么了!”王翦说:“大王一定不得已而用我,非六十万人不可。”秦始皇满口答应说:“就只听将军的谋划了。”于是王翦率领着六十万大军出发了,秦始皇亲自到灞上送行。王翦临出发时,请求赐予许多良田、美宅、园林池苑等。秦始皇说:“将军尽管上路好了,何必担忧家里日子不好过呢?”王翦说:“替大王带兵,即使有功劳也终究难以得到封侯赐爵,所以趁着大王特别器重我的时候,我也得及时请求大王赐予园林池苑来给子孙后代置份家产吧。”秦始皇听了哈哈大笑起来。王翦出发后到了函谷关,又连续五次派使者回朝廷请求赐予良田。有人说:“将军请求赐予家业,也太过分了吧。”王翦说:“这么说不对。秦王性情粗暴对人多疑。现在大王把全国的武士调光特地委托给我,我不用多多请求赏赐田宅给子孙们置份家产来表示自己出征的坚定意志,竟反而让秦王平白无故地怀疑我吗?”
王翦终于代替李信进击楚国。楚王得知王翦增兵而来,就竭尽全国军队来抗拒秦兵。王翦抵达战场,构筑坚固的营垒采取守势,不肯出兵交战。楚军屡次挑战,始终坚守不出。王翦让士兵们天天休息洗浴,供给上等饭食抚慰他们,亲自与士兵同饮同食。过了一段时间,王翦派人询问士兵中玩什么游戏?回来报告说:“正在比赛投石看谁投得远。”于是王翦说:“士兵可以派用了。”楚军屡次挑战,秦军不肯应战,就领兵向东去了。王翦趁机发兵追击他们,派健壮力战的兵丁实施强击,大败楚军。追到蕲南,杀了他们的将军项燕,楚军终于败逃。秦军乘胜追击,占领并平定了楚国城邑。
本题难度:一般
2、阅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随园记
(清)袁枚
金陵自北门桥西行二里,得小仓山。山自清凉胚胎,分两岭而下,尽桥而止。蜿蜒狭长,中有清池水田,俗号干河沿。河未干时,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盛可想也。凡称金陵之胜者,南曰雨花台,西南曰莫愁湖,北曰钟山,东曰冶城,东北曰孝陵,曰鸡鸣寺。登小仓山,诸景隆然上浮,凡江湖之大,云烟之变,非山之所有者,皆山之所有也。
康熙时,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构堂皇,缭垣牖,树之荻千章,桂千畦,都人游者,翕然盛一时,号曰随园,因其姓也。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园倾且颓弛,其室为酒肆,舆台嚾呶①,禽鸟厌之,不肯妪伏②,百卉芜谢,春风不能花。余恻然而悲,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茨墙剪园,易檐改途。随其高,为置江楼;随其下,为置溪亭;随其夹涧,为之桥;随其湍流,为之舟;随其地之隆中而欹侧也,为缀峰岫;随其蓊郁而旷也,为设宧窔③。或扶而起之,或挤而止之,皆随其丰杀繁瘠,就势取景,而莫之夭阏者,故仍名曰随园,同其音,易其义。
落成叹曰:“使吾官于此,则月一至焉;使吾居于此,则日日至焉。二者不可得兼,舍官而取园者也。”遂乞病,率弟香亭、甥湄君移书史居随园。闻之苏子曰:“君子不必仕,不必不仕。”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夫两物之能相易者,其一物之足以胜之也。余竟以一官易此园,园之奇,可以见矣。
【注】①嚾呶,叫喊吵闹。②妪伏:原指鸟孵卵,引申为栖息。③宦窔:房屋的东北角与东南角。古代建房,多在东南角设溷厕,东北角设厨房。此即代指这些设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而未尝往也往:流逝
B.日与其徒上高山徒:随从
C.圣人无常师常:经常
D.后三十年,会宰江宁宰:做县令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清凉山为南唐避暑所/冰,为之而寒于水
B.织造隋公当山之北巅/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C.余恻然而悲/抱明月而长终
D.余竟以一官易此园/故为之文以志
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的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首段写出随园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而这样的环境在登上小仓山之后更加被凸显出来,写金陵周边的名胜,是为了突出“随园”美景更胜一筹。
B.文章第二段中“随其高……”一段文字,作者运用排比的手法,连用了十个“随”字,除了具有强调作用外,更把本文文眼“随”字凸显出来。
C.文章第三段作者写到“然则余之仕与不仕,与居兹园之久与不久,亦随之而已”,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舍官而取园”的原因主要是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D.文章先历叙园的地理位置,接着便处处扣住“随”字,写葺园的经过与自己的趣味,表现洒脱放任的处世观,充满了初得园的喜悦及对将来悠游林下的生活的憧憬。
小题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问其值,曰三百金,购以月俸。(3分)
(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食。(3分)
(3)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C
小题2:C
小题3:C
本题解析:
小题1:
试题分析:C常:固定。解释实词应依据语境,不能孤立的理解。例如:“扁鹊,非常人也。”中“常”的意思是“普通,平常”。
小题2:
试题分析:C“而”都表示修饰。A是/形成,凝结;B结构助词,的/代词,这;D介词,拿、用/连词,用来。
小题3:
试题分析:C“原因主要是对官场生活的厌恶”理解错误,主要原因是“追求个性的自由”。
小题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把单音节词变成双音节词,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准确,重点句式要指出。注意下列词语的翻译和句式:“值”“购”“以”“是”“藏”“食”“以为”“山水有异态者(定语后置句)”。
附【参考译文】
金陵(今南京)从北门桥向西走二里路,有个小仓山,山从清凉山起源,分成两个山岭向下延伸,到桥才消失。山岭蜿蜒狭长,中间有个清池、水田,俗称干河沿。河没有干涸的时候,清凉山是南唐皇帝避暑的地方,当时的繁盛可想而知。称得上金陵名胜的,南边的有雨花台,西南有莫愁湖,北边有钟山,东边有冶城,东北有孝陵,叫做鸡鸣寺。登上小仓山,这些景物就像漂浮起来一样。江湖这么大,云烟变幻那么快,不是山所拥有的景致,都被山拥有了。
康熙年间,织造(官职名)隋大人在山的北麓,建起殿堂,砌上围墙,种了上千株荻草,上千畦桂花,城里人来游玩的,盛极一时,人们给这座园林起名叫做随园,是因为主人姓隋。三十年后,我主持江宁政事,园林倾塌而且荒芜,里面的房屋被改成酒馆,楼台喧嚣,禽鸟讨厌这个地方不来栖息,百花荒芜,春天也不开花。我感到悲凉怆然,询问园林之多少钱,说值三百两银子,我拿薪水买下来。修补围墙修剪花草,更换房檐改变用途。高的地方,建成临江楼阁;低的地方,修建溪旁亭子;有溪水的地方,修了桥;水深流急的地方,造了舟船;突起险峻的地方,点缀它的气势;平坦而且草木旺盛的地方,设置了观赏设施。有的风景加强,有的风景抑制,都随它的丰盛萧杀繁茂贫瘠情况而定,因势取景,不是他们消失堵塞,仍叫做随园,和随园同音,但意思变了。
建成以后感叹说:“让我在这里做官,则一个月来一次;让我居住在这里,则每天都来这里。两者不可兼得,所以辞官而要园子。”于是托病辞官,带着弟弟袁香亭、外甥湄君搬着图书居住在随园里。听苏轼说过:“君子不一定非要做官,也不一定非不做官。”然而我的做不做官,和住这个园子的长久与否,是相依赖的。两个事物能够交换,肯定其中的一个足以胜过另一个。我竟拿官职换这个园子,这个园子的奇妙,可想而知了。
本题难度:一般
3、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问题。
汤(商汤)见祝网者,置四面,其祝曰:“从天坠者,从地出者,从四方来者,皆离吾网。”汤曰:“嘻!尽之矣。非桀(夏桀),其孰为此也?”汤乃解其三面,置其一面,更教之祝曰:“昔蛛蟊(蜘蛛)作网,今之人循序。欲左者左,欲右者右,欲高者高,欲下者下。吾取其犯命者。”汉南之国闻之,曰:“汤之德及禽兽矣。”四十国归之。人置四面,未必得鸟。汤去三面,置其一面,以网四十国,非徒网鸟也。
1.根据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1)尽之矣——尽:___________
(2)汤之德及禽兽矣——及:___________
(3)非徒网鸟也——网: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的“其”字,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解其三面
B.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C.其皆出于此乎
D.始访其遗踪
3.上文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
参考答案:1.(1)把(使)……捕完、捉光。(2)到、施及。(3)用网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项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罔罗天下放失旧闻。
B.而子迁适使反。
C.无忘吾所欲论著矣。
D.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罔”同“网”,网罗,搜集。B“反”同“返”,返回。C“无”同“毋”,不要。D无通假字。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4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论语》19.23)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____________。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夫子之云,不亦宜乎!”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
参考答案:(1)登堂入室(1分)?(2)①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