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常见题型》高频考点预测(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2 21:11: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请以“能量”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定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且文体特征鲜明;③不得抄袭与套作。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写命题作文,一要做到在限制中求准。不能将“能量”理解为“能力”“力量”等。二要做到在灵活中求新。此题不能只是空泛地论述“能量”的作用,也不能只是停留在“能量”的本意上做文章,而写“核能量”等。三要做到在隐含中求实。据此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立意:
①由社会现实切入,论述社会需要正能量。
②一分为二,能量有正负之分,正反对比论证,弘扬歌颂正能量,鄙弃遏制负能量。
③剖析能量的内涵,赞美正能量的社会意义,呼吁传递正能量。
④能量的聚集,微能量汇聚成巨能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以“耐力”作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2分)
克里兹的一辈子
父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儿子克里兹,总是教育他: “上街时要看着脚底下,当心别跌倒了。在镶木地板上 走路要看着脚底下,那上面最容易滑倒。走山路时要看脚底下,说不定你会从山顶摔到沟里去的。”
克里兹的父母在二十年后死去了。克里兹继续执行父母的教导:当他在镶木地板上走路,上山,在春天的田野散步,在古老的森林里踯躅,在大街上徘徊,在沙滩上闲逛时,他总是用心盯着自己的脚下。他 一生从来没有被绊倒过,从来没有滑倒过,从来没有扭伤过肌肉,从来没有碰伤过头,没有踩到水 沟里。
克里兹就这样过了一辈子。他从来没有见过蓝色的天空,从来没有见过明亮的彩霞,从来没见过闪亮 的星星,从来没见过城乡的美景。
对以上故事你有何感想,任选一个角度,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240字左右)(12分)


参考答案:① 教育者应该鼓励孩子勇往直前,不要因为过分的担心而束缚了孩


本题解析:天下没有比水更柔弱的东西,而攻击坚强的力量没有超过它的,因为没有什么能代替它。弱小之所以能胜强,柔之所以能胜强,天下没有人不懂,就是没有人肯去做。因此,“圣人”说:承担国家的屈辱,,才算是国家的君主;承担国家的灾祸,才算是天下的君主。正面的话听起来恰像是反语。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法国启蒙思想家蒙田说过:“世界上存在着两种不同类型的无知: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
要求:(1)必须符合文体要求;(2)角度自选,立意自定;(3)题目自拟;(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参考答案:
知识无止境
雄鹰只有当它搏击蓝天时,才知道天空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首先要理解“粗浅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前,博学的无知存在于知识之后。”这里存在一定的思辨色彩,粗浅的无知是因为人在不掌握知识前,知识面狭窄,看问题做事情粗俗鄙陋。而掌握一定的知识后,虽然变得有一定的思维,也对世界有一定的看法,但是知识是浩瀚的,学无止境,我们求知也是有限的。同时,我们在得到一定的知识时还得经受实践的检验。
参考角度:
1、愈博学(学习),愈发现自己的无知。/知识无止境。(知识的领域在扩展的同时也增加了它与无知领域的触点,认识是不断深化、向前、扩展的。同时,我们知道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蛹看着美丽的蝴蝶在花从中飞舞,非常羡慕,就问:“我能不能像你一样在阳光下自由的飞翔?”蝴蝶告诉它:“第一,你必须渴望飞翔;第二,你必须有脱离你那非常安全、非常温暖的巢穴的勇气。”蛹就问蝶:“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死亡?”蝶告诉它:“从蛹的意义上说,你已经死亡了;从蝴蝶的生命意义上说,你又获得了新生。”
  注意:全面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或含义范围。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Tags:高考 语文 常见题型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文言文阅读》..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