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试题预测(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1:18:0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4分)三十年改革开放的实践成果,六十年国家的沧桑巨变,九十年党的辉煌历程……我们正处在一个从未有过的幸福时代。在建党90周年之际,我们每一个人都怀着感慨、感激和幸福之情。
请以“晒晒咱的好日子”为主题,自拟标题,写一段60字左右的文段,讴歌时代变化,见证幸福生活。内容可从生活细节入笔,记述自己的幸福感受,憧憬生活的美好未来,以此反映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生活方式以及思想观念等方面的变化,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折射伟大祖国与百姓生活的变迁。总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美好片段、激荡奋进以及幸福收获,以小见大,见微知著,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晒晒咱的好日子。


参考答案:1.《和谐盛世幸福歌》奏春天故事的曲,唱和谐盛世的歌;住宽敞


本题解析:要求:有标题,主旋律鲜明,积极向上。


本题难度:简单



2、语言运用题  **中学的学报,设有四个栏目,请在栏目名称之后填写体现栏目主题的句子。要求第二个栏目与第一个栏目、第四个栏目与第三个栏目字数相等,结构对称。(4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栏目次序
栏目名称
栏目主题

第一栏目
校园新风
关注学校动态??发布热点新闻

第二栏目
班级风采
?

第三栏目
八面来风
交流信息? ?汇四面八方资讯

第四栏目
文苑春色
?

?


参考答案:荟萃班级精华 展示靓丽青春/培植新人?集千姿百态佳作(主题和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 A.得患失 风云变
B.临 乖 呕心血 不寒而
C.日 对 业 苦心孤 雄关险
D.慕 汗 媚阿谀 借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语言运用题  根据下列材料,拟写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3个字。????
  针对此前有专家、网友叹称广东文化界领军人物人才流失严重,纷纷转移至北京上海等地,指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的说法,昨日,率众做客广东民声热线的省文化厅厅长方健宏表示,“应当承认这是事实。”他表示,今后广东将采取更多吸引人才的政策,创建更大舞台、营造宽松氛围,将适合广东的高端人才“重新吸引过来”。????
  昨日节目中,图书馆、阅览室等文化场馆数量少、极少向公众免费开放等问题,成了投诉“重灾区”。来自广州越秀区的刘先生称,在该区看到的文化室都在打麻将。 ????
  对此,省文化厅副厅长杜佐祥坦言,自己也是越秀区居民,的确有的地方因管理不善有打麻将的现象。而方健宏则随后回应称,全省确有如梅州、韶关等经济欠发达地区缺少图书馆、免费阅览室等,今年省里将拿出一亿元来投资基层文化建设,计划今年建成20个市县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50个乡镇综合文化站,1800个城乡社区文化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广州文化氛围不如京沪,省文化厅厅长坦承是事实。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湖南某市仿古建筑步行街。街道建成后,举行楹联征集大赛。其中一幅获奖的上联是“画栋雕梁,溢彩流光,十里长街添胜景”,请选出它的下联是( ??)
A.灿烂文明,人杰地灵,千年古道辉史策。
B.行商坐贾,怀仁守信,千年古道拂新风。
C.楼台簇锦,市肆争荣,一派堂皇新气象。
D.市繁井华,珠玉溢彩,千秋大业创伟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对联最基本的要求是平仄相对,仄起平收。而选项中只有B是“平收”,所以很容易得出答案。当然从句子结构、内容相关上也可排除其它选项。
点评: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掌握一定的对联知识是有必要的,既可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又可使自己的语言更加含蓄优美,增强自己的文学底蕴。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