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巩固(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1:18:2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请写出下面这则漫画的寓意(30字以内)。(3分)


参考答案:【答案】世界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意思对即


本题解析:【解析】结合漫画的内容概括。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纠(ɡé)然(sǒnɡ)
当(ɡòu)逸兴飞(tuān)
B.头(xué)寒(chen)
(kǎi)光风月(jì)
C.送(jiè)杀(lù)
(biān)别出机(shū)
D.骗(kuànɡ)盘(sūn)
黑(yǒu)?枪实弹(h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遄”应读作chuán;C项,“杼”应读作zhù;D项,“诓”应读作kuānɡ。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缉拿 流水帐 含英咀华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照相 挖墙脚 委曲求全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C.脉搏 绿茵场 匪夷所思 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历练 自画像 以老卖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成语(熟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也许有人认为唐代王维除了作诗之外别无长物,其实,王维的画也是作得不错的。
B.主观主义者的滥调文章实属不刊之论。
C.一过春节,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去了;偌大一个村庄只落得万人空巷,好不清冷。
D.他们饱汉不知饿汉饥,不知道民工等着这钱去治病救命,等着这钱给孩子交学费。


参考答案:
D


本题解析:
“别无长物”不是说“别无长处”,而是指“形容家贫,一无所有”。
“万人空巷”,意即“很多人走出巷而聚集在一块,形容人多,场面热烈”。
“不刊之论”也不是“不能刊登的言论”,而是指“不能改动的言论”’“形容绝对正确”。
饱汉不知饿汉饥:比喻不能设身处地为有困难的人着想。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杀青回光反照隘口锒铛入狱
B.含糊抱残守缺搅扰络绎不绝
C.笼络苦心孤诣孱头繁文辱节
D.撮和稍纵即逝蜗居节外生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中“回光反照”应为“回光返照”;C项中“繁文辱节”应为“繁文缛节”;D项中“撮和”应为“撮合”。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