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考点强化练习(2017年练习版)(八)
2017-03-02 21:34:4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年一度的环保工作会议又召开了,谈到如何进一步改善环境的问题时。与会专
家认为,减少烟雾,特别是劝阻化工厂减少污染的排放,对此有重要意义
B.参加2003年度质量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考生,按属地原则到当地质量技术监督
部门进行报名资格初审后,在当地人事部门办理报名手续。
C.昨日是2003年春运第一天,省城各客运站正式进入“战斗”状态,记者昨天下
午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各家汽车站春运首日迎来了今年以来的第二次客流高峰。
D.更难得的是他那一支快笔,举凡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恐怖小说、文
言小说、章回小说,无不能写,而且无不写得别具一格,精彩万分。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劝阻”与“减少”矛盾;B项先“在”后“到”,即先“在……初审”后“到……报名”;D项概念交叉,分类有按内容有按形式,概念之间存在属种关系,不能并列。)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感恩,是一种美.“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一向被视为人际关系的重要准则;无论中外,忘恩负义,投桃报李,都是遭人唾骂的恶行恶德。
B.对于病理主治医生来说,重要的是要熟悉基本病变,学会分析各种影像并从中得出诊断结论;要有科学的思路而不是只会按图索骥
C.《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栩栩如生,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中国名片”。
D.自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公布后,将被撤销的几个部门的门口都成了热门景点,前来拍照留念的人不绝如缕,门口甚至拉起了长长的警戒线。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投桃报李:他送给我桃子,我拿李子回送给他。比喻相互赠答,友好往来。不合语境。B.“按图索骥” 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C“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用错了对象。D、“不绝如缕”多用来形容局势危急或声音细微悠长,这里应用“络绎不绝”。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已经潜心研究东欧文学近二十年,阅读了大量的文艺理论和文学著作,所以在多次研讨交流的时候,总能发表不同于别人的一得之见
B.莫言的小说首先征服你的并不是故事和人物,而是语言。那一个个平淡的文字背后深藏着穿云裂石的哀痛和精彩斑斓的怜爱。
C.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他们在择业问题上一直存在这样的分歧:是先屈身低就以图发展,还是居高不下待价而沽。其实只要调整好就业心态,大学生想找到与自我能力相匹配的工作应该不难。
D.随着国产品牌轿车质量的不断提高,购买国产品牌轿车的热情已蔚然成风,据统计,2012年全国国产汽车产销量再次突破千万辆大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我们首先当然要明白词语意思,其次我们必须注意词语的适用范围、感情色彩。A.一得之见:自谦之语,指自己对某个问题的一点肤浅的见解。B.穿云裂石:形容乐器声或歌声高亢嘹亮。C.待价而沽:沽:卖。等有好价钱才卖,比喻谁给好的待遇就替谁工作。D.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


本题难度:一般



4、阅读题   根据前后句子按原文默写
⑴然而造化又常常为庸人设计,以时间的流驶,???????,仅使留下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在这淡红的血色和微漠的悲哀中,??????????,维持着这似人非人的世界。??????????????????????????????????????(《记念刘和珍君》)
⑵惨象,?????????????;流言,?????????????。我还有什么话可说呢?我懂得衰亡民族之所以默无声息的缘由了。?????????????????????????(《记念刘和珍君》)
⑶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参考答案:⑴来洗涤旧迹/又给人暂得偷生
⑵已使我目不忍视了/尤使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妨碍   熟稔   招睐   天伦之乐
B.湮没   怂恿   戏谑   叱咤风云
C.诬蔑   料峭   砥砺   不径而走
D.污垢   谛造   苑囿   韦编三绝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A项睐—徕。C项径—胫。D项谛—缔。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答题技巧《古代诗歌鉴赏..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