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答题技巧(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1:39:2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和”字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
A.人参和貂皮、大豆是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土特产品。
B.他们为伟大理想的实现而斗争和对革命事业充满信心。
C.每一事物的运动都和它周围的其它事物互相联系着和互相影响着。
D.我们要虚心地和先进单位学习,努力改进自己的工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位置不当? B多余? D应为“向”)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必以长安君为人质,乃出。军队
B.收天下之,聚之咸阳。兵符
C.故上伐谋,其次伐交。士兵
D.强秦之所以不敢加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军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兵”是一个多意义词语,它的义项有兵器,武器;军人;军队;士卒;军事;武力;用兵策略,战略等。B兵器??? C用兵策略,战略??? D战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因雨后路滑,他一起跑就滑倒了,但仍爬起来奋力追赶,最后把所有对手甩到后面,成为后起之秀,夺得3000米跑的第一名。
B.一百年后的今天,黑人仍然蜷缩在美国社会的角落里,并且,意识到自己是故土家园中的流亡者。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耸人听闻的情况公之于众。
C.古代很多文人在官场失意后不再热心于功名,转而到山野求田问舍,过着惬意的隐居生活。
D.现实生活中,动人心弦的场景并不少见,只是由于我们习以为常,才没有产生情感共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来分辨,做出判断。习以为常:常做某种事情或常见某种现象,成了习惯,就觉得平常了。A后起之秀:指后出现或新成长起来的优秀人物,通常指某一领域的优秀人物。在比赛中后来居上者,不能称为“后起之秀”。B耸人听闻:让人听了非常震惊、害怕。此处应为“骇人听闻”。C求田问舍:多方购买田地,到处问询屋价。指只知道置产业,谋求个人私利。比喻没有远大的志向.多含贬义。舍,房子。所以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大力倡导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B.你尽管放心,你的困难,也就是我的困难,今后,你工作中遇到什么阻力,或是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我一定会鼎力相助的。
C.班里抄袭作业的现象已蔚然成风,再不治理就会带来严重后果。
D.由于太平洋暖流的影响,去年春天来得早,春节刚过,北海公园就涣然冰释,让喜欢滑冰的人大失所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鼎力相助应是敬辞?C.蔚然成风: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指一件事情逐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D.涣然冰释:涣然:流散的样子;释:消散。象冰遇热消融一般。形容疑虑、误会、隔阂等完全消除。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课内文言文,完成小题。
小题1:选出画线虚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青,取之于蓝,青于蓝
B.耻学于师

C.一夫作难七庙隳
D.固近于费
小题2:选出下列文言句式用法不同的一项(?????)

A.无乃尔是过与
B.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C.为天下笑者,何也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小题3:选出下列画线实词用法不同的一项(?????)

A.五十者可以帛矣
B.天下集响应

C.非能
D.至尊而制六合
小题4:选出下面画线的词语与现代汉语用法基本相同的一项(????)

A.吾从而师之
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自以为关中之固
D.小学而大遗


参考答案:
小题1:D
小题2:C
小题3: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D、表并列关系;其余三项均表转折关系。
小题2:C、被动句;其余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式。
小题3:B、名词作状语,其余三项均为名词活用作动词。
小题4:C、以为,认为;A、从:跟从,而:表顺承关系,然后;现代汉语是一个词,表示结果或进一步的行动。B、广泛学习;现代汉语意思是学识广。D、小的方面学习;现代汉语意思是学历层次。
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理解文中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文言实词的用法复杂多变,要把它们一一记住,是很要费一番脑筋的。记住了也不等于就掌握了,考试时照样会出错。因此,把握文言实词的用法的规律,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文言实词的用法万变不离其宗,那就是——遵从语法规律。对考生而言,只需记住现代汉语的“主谓宾定状补”,然后套用在文言文的具体语句中,问题一般都能迎刃而解。不管是实词还是虚词,搞清楚词性是第一位的。词性不同,哪怕意义相同,用法也不会相同。而词性是复杂多变的,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句环境才能准确判断。因此,对句子的语法分析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文学类文本..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