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二)
2017-03-02 21:40:02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从下面这则关于四川大地震的新闻材料中提炼一个论点,并将材料概括成一个能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不超过50字(6分)
听到乐刘会的呼救声,救援人员闻讯赶到此时乐刘会压在废墟中已近70个小时,援救过程中她断断续续告诉记者:
“被困时,我没有掉过一滴眼泪”
“我等着你们来救我,我相信你们会来救我”
“我听到外面有人在说话,我就不停地喊救命……”
“没有(你们的)声音,我就不喊了我要节省力气”
“我坚持着我现在还活着,我很高兴”
“我希望大家不要为我担心,我在里面会自己保护自己的”
在废墟中,她告诉其他被埋的同事:“一定要坚持,肯定会有人来救我们”正是靠着坚定的信心,她熬过了漫长的时间
5月15日下午4点,被埋72个小时后,乐刘会终于获救当躺在担架上的乐刘会看到妈妈时,她再也忍不住了,放声痛哭。
论点:(不超过10个字)(3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
?
?
?
?
?
?
?
?

?论据:(50字以内)(3分)
< border="1" cellpadding="0" cellspacing="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
?

?


参考答案:论点:信心能创造奇迹(3分)
论据:四川地震中,乐刘会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步骤如下:①读懂原文,明确主要信息和侧重点,用提取要点法,归纳出内容要点并审清题目的要求,本题主要就是论述信心能够创造奇迹;②分析阅读的语段,明确语段文体,划分层次,概括层意,弄清其内在的关系,辨明题型,确立压缩的角度;③明确阅读材料的表达方式,找出关键语句,概括信息要点;依照字数要求,决定取舍;④按题目要求,选择最佳句式,恰切表达,注意语言的连贯;⑤一句话新闻的答题要点:必须是一句话,一般应该具有人物、时间、地点、事件四要素。
点评:做“压缩语段”这类题的时候,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准确筛选文段中的关键信息,保证重点不丢失。②归纳相同信息,删除重复、冗余信息,以保证语句简洁。③运用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如,恰当地使用代词、过渡性语句以及表示相通、相同、相反的词语(如“同样”“相反”“否则”等)。④合理地根据阅读材料及表达方式进行压缩,合理地根据材料结构和层次进行压缩,合理地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表达。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负月逶迤而来,蜿蜒远去,???????????。我们依旧喜欢翻阅那迷人的风景,
??????????,因为我们都曾拥有那无悔的青春,那不灭的希望。
①迷人的季节总是如期而至
②迷人的季节总是匆匆地走了
③没有人拒绝,没有人推让
④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此题的解答要注意三个方面:一是内容连贯,二是把握意境,三是品味语感。“如期而至”与“匆匆地走了”给人的感受明显不一样, www.91exAm.org再者“匆匆地走了”用语没有韵味,与描写的内容及语段创造的意境不合,“很多人拒绝,很多人推让”与前后内容不连贯。


本题难度:一般



3、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句子的拟人手法,选取新的事物,另写一组意思完整、句式相近的句子。(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
  嘴巴很豁达
  吞得下所有辛酸
  它又很狭隘
  说不得一点是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
  眼睛很宽容,能装下整个世界;它又很苛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汉字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在城市中,涌动着一种来自于马背上的野性与粗犷(guǎng)的着装风尚,或长或短,或松或紧,百媚千资地走在时尚浪尖
B.王实甫在《西厢记》中发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juàn)属”的良好祝愿——这在今天依然是一句妇儒皆知的名言。
C.“经济学之父”亚当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语言运用题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今年,互联网上曾展开了一项“票选十大中式英语”调查,结果显示“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以3417票高居榜首。“No door(没门)”、“Give you some color to see see(给你点颜色看看)”、 “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怎么是你,怎么老是你?)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开始风靡于网络,吸引了一些狂热追随者。有数据显示: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汇中,中式英语贡献了5%至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
  材料二:中式英语指的是那种语法不对、拼写错误、带有中文习惯的英语,主要见之于中国许多地方的标牌。如上海一家商场的扶梯旁边,有标识提醒顾客“请小心地撞头”(Please bump your head carefully)。近日有报道称,据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介绍,上海已经组织学生志愿者上街寻找中式英文标牌,不久后还将开设网站,收集这方面的投诉,旨在纠正离奇误译。中式英语或将被消灭。
(1)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对上述现象有何看法?请简要阐析。字数要求在1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社会各界对中式英语的现象看法不一。(意对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