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2 21:42:0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仿照下面的形式,以“春之色”或“夏之色”为句首,另写一组句子。(5分)
例句: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仿句:


参考答案:参考示例:①春之色为冷的绿,如碧波,如嫩竹,寄寓了人们的希望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2、语言运用题  【题文】面对种种自然现象,我们常常会产生一些人生感悟。请仿照例句的结构,写两句人生感情,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5分)
黄昏给人的不仅仅是伤感,也有对黎明的期待。
答:                                                                       
                                                                         
                                                                          


参考答案:【答案】秋天给人的不仅仅是凄凉,也有对春天的憧憬。或:天灾给


本题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考点,能力层次为E,侧重“表达应用”能力的考查。解答仿写题,先明确仿写要求,后分析例句特点。注意要求“写两句人生感情”, 感悟对象和感悟内容不得同于原句。


本题难度:一般



3、其他题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空缺部分。(5分,每空0.5分)
(1)文天祥取集中《渡扬子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句意,命名为“指南录”。
(2)穷饿无聊,追购又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矫诏纷出,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皆得以隶使之。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
(6)____________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答案:(1)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2)天高地迥,号呼靡及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描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此题考查材料均来自教材,平时学习要按照教材规定的要求进行背诵默写,全面掌握。难写易错字:迥、钩党、樯橹、户牖、搴阰、曼曼。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题文】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有人便说房价会涨;政府调控政策要出台,有人便说房价会跌,随着市场的波动,两种说法此消彼长,不一而足。
B.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的是实干家,而不需要那些大巧若拙的智叟式的人物。
C.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竭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D.一场天灾,让一片秀美的山河变得分崩离析,我们都听到了那里的悲泣,都看到了那里的泪水。今天,我们同伸手,拂去灾区人民脸上的泪水,平慰灾区人民受创的心灵。


参考答案:【答案】C


本题解析:【解析】竭泽而渔: 泽:池、湖。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A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B大巧若拙: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D分崩离析:崩:倒塌;析:分开。崩塌解体,四分五裂。形容国家或集团分裂瓦解。用错对象。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幽僻渡假村没精打采游目骋怀
B.刹时口头禅共商国是揠苗助长

C.肄业百叶窗金壁辉煌坚忍不拔
D.攀缘水龙头义愤填膺繁芜丛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度;B霎;C碧)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