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用》高频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八)
2017-03-02 21:52:1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语言运用题  【题文】根据前后语境,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合适的内容,使内容丰富、语义贯通。(4分)
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你可以鉴赏它的“形象美”——形形式式的人物(如不慕权贵、傲岸不羁的高士,献身边塞、反对侵略的战士,①                   ),多姿多彩的景物(如惜别的杨柳,得意的春风,②            )……也可以欣赏它的“语言美”——豪放飘逸,朦胧隐晦,③         ……还可以赏析它的“技巧美”——象征比兴,虚实结合,④        ……人生路上,和诗歌结伴而行,能使我们的心灵充实而富有光辉。


参考答案:【答案】①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人在天涯、心思家乡的游子


本题解析:【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句子的仿写,但此题除了关注横线前句子的特点与表现形式外,还要注意一些限制条件,如①句前的“形形式式的人物”,故①句处应是填入人物,具体形式应合乎横线前的句子形式上的要求;②句前有“多姿多彩的景物”这一要求,故②句应写入的是具体的意象;③句前的“语言美”,④句前的“技巧”都是具体的要求。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本题难度:一般



2、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据报道,从4月30日至5月15日期间,全国共发生道路交通事故68422起,涉及人员伤亡的道路交通事故2164起,造成794人死亡、2473人受伤。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对历史问题的错误认识和在钓鱼岛问题上接连采取的错误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中国达人秀”这类“零门槛”的选秀节目,让拥有才华和梦想的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展示天赋和潜能,也让我们懂得平凡人成就自我的关键在于是否相信梦想,相信奇迹。
D.梁博说,参赛最大的收获是拜那英为师。他从那英身上学到了如何把音乐的情感把握得更丰富、细腻,如何在唱摇滚时把安静的地方表现得更沉静、平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而言,语病类型常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此题中,D正确 ;A将“从”改成“在”或去掉;B缺失主语;C两面对一面。


本题难度:简单



3、单选题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鸿毛 销售 味同嚼蜡 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B.署名 话筒 无计于事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C.搜刮 霄汉 真知灼见 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D.雅训 依偎 妍媸毕露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B项,计—济;C项,致—至;D项,训—驯。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纺织工人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我国的出口棉布受到各国顾客欢迎。
B.近几年,常有报纸对明星大肆吹捧,过分的溢美之词,助长了某些明星的骄傲情绪。
C.在新课改活动中,许多学校围绕以提高教学质量为中心,进行了一系列课改活动,全面提高了教师课改的认识和技能。
D.十月一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招待来自五大洲的华侨、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中国血统的外籍人士共度国庆佳节。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 B语意重复。“溢美”本身的意思就是“过分地赞美”,再加上“过分”,语意就重复了。
C句式杂糅,“围绕……”或“以……为中心”。D结构混乱,“共度国庆佳节”应另起一句话,前面加上“与他们”。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文学常识与名篇填空(5题选4题)
(1)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诗集是????;被称为俄国文学的始祖是????,我们学习过他的诗《致大海》。
(2)杜牧在《阿房宫赋》批评秦统治者奢侈时写道: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钉头磷磷,?????????????……。
(3)《劝学》强调学习必须日积月累,持之以恒,因而譬喻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
(4)????????????????????,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5)????????????????,????????????????,闻道有先后,木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参考答案:(1)楚辞?普希金?(2)多于机上之工女?多于在庾之粟粒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汇总《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