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名句名篇默写》试题强化练习(2017年最新版)(九)
2017-03-02 21:52:5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选段,然后回答问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颜渊》12·1)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2、阅读题  【题文】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题目。(6分)
①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



3、填空题  根据课文填出下面划线处的句子或成语。
1、看万山红遍,_______________;漫江碧透,_______________。(毛泽东《沁园春》)
2、真的猛士,______________,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鲁迅《记念刘和珍君》)
3、寻梦?撑一支长篙,_______________;满载一船星辉,_______________。(徐志摩《再别康桥》)
4、又前而为歌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荆轲刺秦王》)
5、俗话说:“既来之,则安之”,刘邦去赴鸿门宴,为什么“既来之,则走之”呢?请用课文中一成语回答:_______________。(司马迁《史记》)



4、其他题  默写。(任选6空)
(1)饭疏食,饮水,_________________,乐亦在其中矣。(《论语》)
(2)_________________,双照泪痕干。(杜甫《月夜》)
(3)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4)吾尝终日而思矣,_________________。(荀子《劝学》)
(5)勿以恶小而为之,_________________。(《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裴松之注)
(6)_________________,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7)别有幽愁暗恨生,_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长恨歌》)
(8)_________________,杜鹃声里斜阳暮。(秦观《踏莎行·郴州旅舍》)



5、单选题  指出说法正确有一项 [????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爪牙”在文中用的是它的比喻义。
B.白居易《忆江南》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里的“蓝”和“取之于蓝”中的“蓝”相同。
C.《劝学》是《荀子》里的第一篇。节选的三段着重论述了学习应持的态度。
D.《劝学》的作者荀况,是春秋后期赵国人,他强调后天学习的重要性,认为后天环境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本性。



Tags:高考 语文 名句名篇默写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