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互联网“范文”唾手可得?有几个学生能坚定地说不?
刚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黄小淇居然会上网抄袭作文了。这是贵阳的家长叶欢近来最烦心的一件事。
这天,一篇只要写300字的想象作文愁坏了黄小淇。老师布置的周末作文题目是《未来的能源》,可小淇不太懂“能源”是什么意思,也想象不出未来的能源是什么样。
叶欢便提醒他:“你可以上网学习一下科学家们怎么说。”
没过多久,小淇交卷了。作文本上工工整整:“2030年的一天,我漫步在公路旁。只见,公路两旁栽满了挺拔的大树,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都是用混合燃料发动的……”
叶欢不太相信儿子会用“漫步”、“挺拔”这些词儿。她起了疑心:“这真是你写的?”老实的黄小淇立即低头承认:“是在网上抄的。”
叶欢气得拉着儿子到电脑前。网页还没有关掉,她发现,只会用一只指头敲键盘的小淇居然找到了一个专为小学生作文提供范本的网站,而这个网站上有十多篇题为《未来的能源》的作文。被小淇抄袭的这一篇有七八百字,“不知道他是懒还是聪明,只抄了300多字。”
虽然小淇写下保证书,以后再也不抄作文了,叶欢还是觉得事情严重,第二天便心急火燎地去找老师商量对策。可老师说,上网抄作文在这些四年级的孩子中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黄小淇的老师说,自从学生们从三年级时开始学着写作文,每个班都偶尔会有抄袭现象,以前是抄作文书和杂志,现在抄网络。
“现在孩子们都是连字母都不认识的时候就会玩电脑游戏,快捷键用得比老师还熟练。”这位苦恼的老师说,当孩子们学会了利用现代科技来逃避功课、偷工减料时,教师们该如何应对?这是互联网给中小学教师提出的一个新课题。
一位语文界人士认为,如何引导学生向互联网唾手可得的“范文”坚定地说“不”,这不仅是一个德育问题,也应该引发语文教师们对作文教育现状的思考。
老师核查“Google作文”?一查一个准
贵阳市南明区一所小学的语文教师赵小婷每次发现有学生抄袭作文,都会在班上点名批评,但这样的情况每隔一两个月就会发生一次
“其实每个学生的作文水平怎么样,老师心里都有数。如果哪个学生的作文表现突然超越了平时的写作能力,我肯定会查一查。”赵小婷说,这样的“核查”基本上“一查一个准”。
昆明某中学语文教师邢丽曾经布置给初二学生一篇命题作文《人生如四季》。一位女生交上来的文章文字非常优美,用了很深奥的词语,邢丽觉得“如果不是经历了沧桑的人不可能感悟到那个程度”,便有些怀疑。但女生矢口否认。结果邢丽没用一分钟便在网上搜出了原文。
赵小婷说,现在一些为中小学生辅导作文的网站收录了大量作文,几乎涵盖了老师们能想得出的所有题材和题目,而且从小学到高中各年级各层次应有尽有。
“虽然这些网站设立的初衷是为学生们提供优秀作文的范本,但一些意志力薄弱的学生们也许就很难忍住全文照搬的冲动。”赵小婷说。
赵小婷甚至发现过有学生上网“悬赏”征集写手为其捉刀。有一回她发现一篇四年级学生的作文《关怀》“表达过于流畅”,便上网搜索,居然在一个互动问答网站上找到了原文。
原来,这个学生在这个网站上悬赏10分求人帮忙:“写作文《关怀》,四年级的,急急急啊,快啊,450字左右,记住小学四年级,不要太深奥哦!”看到无人响应,心急的孩子又把悬赏的分数提高到50分,没过几个小时,便有人跟帖奉上了一篇“原创”作文。
“虽然作者努力模仿四年级学生的语气,但那种成年人的思考模式和叙事方法是怎么都掩盖不了的。我真觉得奇怪,为什么会有人为了网上的虚拟分数帮助孩子们造假呢?”这位有十多年教龄的教师气愤地说。
学生视作文为“畏途”
学生们并不是不知道抄作文“不对”,但这些有过抄袭经历的学生来说,“写作文太痛苦了”。
昆明的初一学生陈莲莲(化名)说,每次老师布置作文时,教室里总是叹气声、抗议声一片。如果哪个周末的作业中有“作文”这一项,那一定是整个周末最艰巨的任务。
“不知道为什么,就是写不出来,总是觉得没什么好写的。”这个平时语言表达很流利、跟同学们讲起笑话来“效果特别好”的女生说:“特别讨厌写作文,尤其不爱写说明文和散文。”
在一次快被一篇命题游记“逼疯了”的情况下,她上网搜了有关那个景点的资料,并大段大段地抄了下来。当然,老师很容易就发现了这篇“游记”的破绽。
“我还不算夸张的。我们有同学写《我的……》,要求写身边一个熟悉的人。他上网抄,抄到一半才发现,网上那篇文章的题目是《我的战友邱少云》。他讲给我们听,我们都笑话了他好久。”陈莲莲说。
当然,孩子们都知道如何防范老师的“核查”。有的学生会改动作文中的一些关键字词,有的会大幅度打乱文章的叙事顺序,还有的会将几篇文章掐头去尾捏合成一篇。
要求:请从“作文、抄袭、网络、经历、感悟、教育、积弊、个性”等词中任选四个作为关键词(“作文”一词必选),联系实际,角度自选,题目自拟,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写作题 作文
平凡并不意味着平淡。人生经历中,总有那样一些普通人,那样一些寻常事让你印象深刻。请以“凡人小事”为主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题目自拟。②不少于800字。
③写出人物鲜明的形象特征。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文题给人以亲切朴实之感,所写的内容也较广泛。但应注意,本题的题眼在字眼的反面:平凡之中写出不平凡。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以记叙为主,通过生活细节体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精神,可以适当议论与抒情。
[方法指导]
1、什么是个性,什么样的人物才算有鲜明的个性,怎样才能写出鲜明的个性,是写作中必须思考的问题。
无论是小说中的林黛玉,还是现实生活中的车夫老王和哲学家金岳霖,都是因为是独有的“这一个”才让人们牢记的,这就是个性。所谓人物的个性,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像很多中国人一样,王亚平的太空梦源自10年前杨利伟飞天那一刻。
那时,23岁的王亚平还是一名加入空军飞行部队刚两年的运输机飞行员。睁大眼睛看直播时,一个念头瞬间击中了她:中国有男飞行员,也有女飞行员;现在中国有了男航天员,什么时候会有女航天员呢?
她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以中国女航天员的身份远征太空;仅仅在战友们面前讲过飞行计划的她更没有想到,10年后的自己会成为中国第一位“太空教师”。
为了这一时刻的到来,她经历了千百次训练和两年多的等待。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联想和感受?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少于700字。(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题目明确规定是议论文。写成记叙文就不对了。
从材料的重点来看,可以有以下几个角度:
心若在,梦就在;
榜样的力量;
成功背后的付出。
但这只是角度,文章的中心论点应该是一个判断性质的句子,即要有所断定,鲜明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材料作文的写法,建议同学们尽量用上所给材料,不宜在材料上另起炉灶。所给材料是我们构思一篇文章的思路起点,所以材料最好用在文章的开头,并由此引出自己的思路。但材料也不宜照抄,应该适当地概括和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仰望,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
要求:根据上述文字,自定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人生在世,不能总是低头觅食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材料作文在近年高考中成为一统天下的形势,我们平时作文训练中自然应该以这类作文为主导。材料作文,要准确把握材料的核心意义,选准写作角度构思立意。本题以“仰望”为核心,指出,仰望“是一种精神上昂的生存姿态,它使生命战栗、贯注、凝神……仰望,就是漫漫黑夜中的灵魂追寻,它使人重返失落的精神家园”, “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就会从你内心涌起”。这些都是仰望的意义,也表明了立意的三个角度。我们可以选择其中一个角度或从几方面加以阐述。
本题难度:简单
5、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40分)
春天到来,小草由枯黄转为嫩绿;一场考试,心情由惆怅转为欣喜;灾难过后,废墟由狼藉转为靓丽;审时度势,金融由危机转为良机……
请以“华丽转身”为题,写一篇不少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1)立意时必须做到:由坏到好,由低级到高级,才算符合“华丽转身”的要求。
(2)文体特征明显。
(3)平均得分控制为28分。
(4)更换、不写题目扣2分;错别字每3个扣1分;不足800字者,每50字扣2分。
(5)其他未尽事宜,请酌情处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