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用》考点预测(2017年押题版)(八)
2017-03-02 22:00:13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下列词语书写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哽咽????葳蕤????遗施????蒲纬
B.娥眉????公姥????扶将????窈窕
C.思量????誓违????许和????怅然
D.婀娜????芨荷????嗟叹????煎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A.号háo号令号称号丧号啕大哭
B.校jiào 校对校勘校场犯而不校
C.数shǔ数说数伏数落数见不鲜
D.落luò落色落价落榜落落大方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B正确。A项中号令、号称hào? C项中数见不鲜shuò? D项中落色、落价lào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列各句,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在专业研究、实验方面有优势的单位,有派出讲学人员接受访问学者、举办训练班以及对其他单位提供帮助的义务。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大家对护林员揭发林业局带头偷运木料的问题,普遍感到非常气愤。
D.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句搭配不当。前边“能不能”两种可能,而后面只谈了一种可能,应当删去“能不能”和“出”字。C句表意不明。是对护林员的揭发行为表示气愤呢,还是对护林员揭发出来的问题表示气愤呢?应改为“……揭发的林业局……”。D句属于搭配不当。对“事件”“严肃处理”还可以,但对“事件”“进行了批评教育”就不行了,应该删掉“批评教育”。


本题难度:一般



4、单选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为了实现公平,国家要建立起社保待遇的正常调整,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不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B.这本书改变了曾鲲的命运,深受刺激的他觉得铁路关乎未来中国经济的兴衰,于是舍弃了学军事,改学铁路管理专业。
C.房价上涨的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前两年土地供应不足,导致现在市场上住宅供应量有限。
D.改革对一线教师来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不管是分数降低,还是等级制评价、一年多考,这都需要老师重新思考教学方法,以适应新题型、新要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试题分析:一般而言,语病类型常有以下六种: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需要掌握的应试技巧有:语感审读法、筋脉梳理法、造句类比法、逻辑分析法和规律标志法等。本题中,A项,成分残缺,“建立”缺少宾语“机制”;C项,句式杂糅,“主要原因还是市场供求关系紧张”,或“是由市场供求关系紧张造成的”;D项,搭配不当,“改革”“提出”“挑战”应该把“提出”改为“是”。


本题难度:一般



5、阅读题  补出下列名句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善莫大焉。《左传》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郊《游子吟》
(3)几日随风北海游,回从扬子大江头。_________,_________。文天祥《扬子江》


参考答案:(1)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