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一对孪生小姑娘走进玫瑰园,不多久,其中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
不一会,另一个小姑娘跑来对母亲说:“妈妈,这里是个好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丛刺上面都有花。”
听了两个孩子的话,望着那被刺破指头的孩子,母亲陷入了沉思。
根据所提供的材料,请你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联系实际,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展开议论,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1)题目中死的规定包括:内容的限定-必须就第一个小姑娘的说法;文体的规定-议论;字数的限定——800字。这是必须遵守的。
(2)活的地方是指在准确的基础上把握寓意:看问题要全面,在用联系的辨证观点看待任何事物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选取适合自已的恰当角度,而具体立意角度有多种。
A.看一个人的缺点,不看他的优点对他全盘否定;
B.也不能因人才有个性好挑刺儿,好“犯上”,刺伤领导而否定人才;
C.不能因为改革开放中有错误,就抹杀其成绩,否定改革开放政策;
D.不能因为当今社会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也许你攀登过“一览众山小”的泰山,也许你游玩过那秀丽甲天下的漓江水,也许你曾到过风景迥异的异国他乡;也许你注意过城市的天际线,也许你见过田园牧歌的“世外桃源”,也许你欣赏过傍晚时分老人融于夕阳中的美丽风景……你最喜欢什么样的风景呢?
请以“我最钟情的风景”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莲花峰看云
莲花峰是黄山第一高峰。
本题解析:这个题目的写作思路因不同的作者对于从不同的角度和层次对"风景"一词的不同理解而不同。比如,(1)自然游记类写法。考生可以选择自已印象最深刻最让自己动心的某处风景来写,写作时应注意不要面面俱到,可以选择其中一个很小而恰切的角度,例如,"富春江的水"。白居易说"最爱湖东行不足",你也可以写点独特体验嘛!(2)社会类写法。可以着眼于某一处的历史以及变化,例如"石库门的变迁"、"上海的老风景"等。(3)人景结合类写法。人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靓丽的风景,不可或缺,而"孤灯夜读"、"爱情风景线"、"最美夕阳红"等思路,
本题难度:简单
3、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红”是中国人喜爱的颜色。生活中,人人希望做红人,学业希望是红色成绩,从商希望红红火火,办事希望开门红。股市涨了叫飘红,运气不错叫走红,公司火了要分红,甚至花儿谢了也叫落红。红牡丹、红高粱、红心结、红地毯、红灯笼、红对联、红利是、红双喜、红军、红旗……浓浓的中国红,不仅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喜庆的热烈关注,同时也是对生命、对未来的热切企盼,在“红”的背后,更承载着一个民族深厚的文化积淀,必将引领着人们从一个高度走向另一个高度。
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什么经历、体验或看法呢?请以“红”为话题,合理选择角度,写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突出,层次清楚;2、所写内容必须在本话题范围内,充分体现话题内容;3、文题自拟;4、文体自选;5、立意自定;6、不少于800字;7、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一轮红日?一轮人生
湛江一中高三(10)班??全琪
本题解析:这是一道典型的发散性的话题作文。作文题的原材料从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给考生打开了写作的思路。在观点的选择上,原材料也给予了必要的罗列,文题为“红”,大拙而大巧,既好写也难写。在内容和观点上,不同层次的考生,可以选择不同的角度,但可以迅速判断考生的认知能力。要写好发散性的话题作文,关键是选择自己最熟知的内容,进行“以小见大”的写作,文章的开口要小,立足一点写深写透,如果没有丰富的材料积累,没有较强的文字驾驭能力,最好不要写成泛泛而论的文章,那样就显得空洞甚至无病呻吟了。围绕“红”来选材,最好先看结尾的三个立意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写作题 作文
阅读以下材料,按要求作文:
葡萄藤借助木竿,盘旋而上,沐浴阳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处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轻风,随遇而安,繁衍生息;自然生命借助外物,得以生生不息。我们人类也如此。孔明借东风,赤壁之战大胜曹操。牛顿借助伽利略的学术理论,建立起了牛顿力学体系,奠定自己在物理学上的地位。
看来,善假于物可以让一个人更顺利地到达自己追求的目标,甚至能够成就人生的辉煌。
请你以“善假于物”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1)自定立意。(2)可另拟题目。(3)不少于800字。(4)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无不相互相承。红花还需绿叶成。明月的高贵还需众星环抱。人再怎么善行善爬跑,没有千里马的承载,也不可能一日千里;再怎么的英雄若要沧海横渡,还是要假于舟楫;。。。因此,我们可知,物如此,人更如此。必须善假于物!善假于物,在关键时刻,往往能弱变强、败转胜.善假于物,不是纯粹的利用,而是一种战略,一种双赢。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个人善假于物,可成功立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善假于物,可傲视世界!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