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单选题 & nbsp;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擅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称“书圣”。后为会稽内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兰亭集会”以《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
B.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孟浩然曾经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作“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散文作家。
D.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单选题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A.王羲之(303-361),字逸少,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后迁会稽,擅书法,其笔势“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世称“书圣”。后为会稽内史,曾任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兰亭集会”以《兰亭集序》而闻名于世。
B.王维(701-761),唐代诗人、画家。字摩诘。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遂为蒲人。他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孟浩然曾经这样评价王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C.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称作“三苏”,皆为“唐宋八大家”之散文作家。
D.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文,又称王文公。王安石是欧阳修倡导的北 宋诗文革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王安石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本题答案:B
本题解析:不是“孟浩然”,而是“苏轼”。
本题所属考点:【语言文字运用】
本题难易程度:【困难】
The man who saves when young will have more to spend when he is old. 年少节俭,年老不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