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答题技巧《语言文字运用》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七)
2017-03-06 04:23:4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读下面一首诗,选出分析正确的几项?(?)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A.“薄似纱”一句用了比喻,本体是“世味”,说时俗不好,人情淡薄。
B.“客京华”一句用了反问的手法,意思是不应在京城客居。
C.诗的中间4句用了对偶的手法,三、四句与五、六句两两相对。
D.“素衣莫起风尘叹”一句用了双关的手法。“风尘”表面指京城里风尘大,把白衣染黑了,实际上是指世俗不好,风气很坏,把自己高洁的品格玷污了。



2、语言运用题  将下列一组句子重新排列后填入原文的横线处,使其与上下文恰当衔接。(只在原文中的横线处填写重新编排后的序号即可)(4分)
⑴句子:
①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获。
②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
③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④有研究表明,在正面激励因素中,感恩被认为是培养道德良知、增强人格魅力和提升成长力量的最好的催化剂。
⑤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
⑥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
⑵原文: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感恩之心驱使下的人有别于常人,他们执着而无私,博爱而善良,敬业而忠诚,富有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个不知感恩的人,是素质不全面的人;一个缺乏感恩的集体,是没有凝聚力、向心力、战斗力的集体;一个抛弃感恩的社会,是充满尔虞我诈、假冒伪劣、没有安全感的社会。懂得感恩的人,总是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充满感激,并且将这种感激转化成刻苦学习、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奉献社会的实际行动。



3、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依中国文化的古老观念,人心之间不是隔绝不通的。这成为中国文化的一块基石,也成为中国文化千年来的一个精神祈向。
①孔子说“兴于诗”,就是以诗歌来开发人性人心的根本。
②尽心尽情的精神,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③“无邪”就是诚,就是人性与人性的照面。
④孔子主张的仁,就是人心与人心的相通。
⑤“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
A.①③④⑤②
B.⑤③①④②
C.⑤②①④③
D.④②③①⑤



4、单选题  下列各组句子,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      )
A.位卑足羞/于其身也,耻师焉,惑矣!
B.青,取之于蓝而青蓝/不拘时,学于余
C.顺风呼/则群聚笑之
D.



5、语言运用题    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示例写两个句子。?要求每个句子都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句子之间在语意上形成对比。
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
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都漏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ags:高考 语文 语言文字运用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中语文知识点复习《语言文字运..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