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全国 A安徽 B北京 C重庆 F福建 G广东 广西 甘肃 贵州 H河南 河北 湖南 湖北 黑龙江 海南 J江苏 江西 吉林 L辽宁 N内蒙古 宁夏 Q青海 S山东 山西 陕西 四川 上海 T天津
     X新疆 西藏 Y云南 Z浙江

高考语文高频试题、高中语文题库汇总-压中真题已成为一种习惯

★语言文字运用★ 识记字音: 形声字的分辨 多音字的分辨 习惯性误读字 辨识字形: 近义字的分辨 易混成语熟语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近义实词辨析 近义虚词辨析 正确使用熟语包括成语: 成语的使用 其他熟语的使用 标点符号的使用 辨析并修改病句: 语序不当 搭配不当 表意不明 不合逻辑 扩展语段: 语句连贯排序 语言得体 仿写句式 选用变换句式 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手法 ★文言文阅读★ 理解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理解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理解分析文言句段: 文言句式 词类活用 古今异义 一词多义 通假字 翻译 断句 概括分析 文言语段综合训练 ★名句名篇默写★ 名句 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鉴赏★ 语言风格类题目 诗歌常识 ★文学类文本阅读★ 分析综合 鉴赏评价 欣赏作品的形象 ★写作★ 序列训练: 立意准确 结构严谨 辩证分析 耀眼的亮点 常见题型 知识点 实用素材 作文升格

高考语文知识点《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试题特训(2017年最新版)(四)
2017-03-06 04:25:47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单选题  选出对下列加点字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陈亢退而喜曰?②贫而无谄,富而无骄?③告诸往而知来者?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A.①②③④都相同
B.①②③④都不同
C.①②同,③④不同
D.①④不同,②③相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①就,然后②却;③却;④又,并且


本题难度:简单



2、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站在雅典卫城上,我发现对面远远的一座绿色的小山顶上,醒目地?着一座石碑。
②他的创作是如此博大精深,又是如此有意识地自成一体,因此,可以毫无愧色地说,
他的艺术是世界文化的不容?的组成部分。
③文化传统不具备有形的实体,不可?,仿佛无所在,但它却无所不在,既存在于
一切传统文化之中,也存在于一切现实文化之中。
A.树立质疑捉摸
B.竖立置疑捉摸
C.树立置疑琢磨
D.竖立质疑琢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①竖立:物体垂直,一端向上,一端接触地面或埋在地里;树立:建立多用于抽象的好的事情;②置疑:怀疑,多用于否定式;质疑:提出疑问;③捉摸:猜测,预料(多用于否定式;琢磨:雕刻和打磨;加工使精美;念zuó mo时作思索、考虑之意。解题可考虑词义的轻重、范围大小、感情色彩等。


本题难度:一般



3、单选题  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随着进城务工人员规模不断扩大,随迁子女完成义务教育后,继续升学考试的问题日益突出,随迁子女能否在流入地参加高考的追问愈演愈烈。日前,民众千呼万唤的《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终于出炉,1200多万进城务工人员子女终于可以参加异地高考。在因地制宜的方针指引下,各地异地高考方案原则上将由省级政府在年内制定出台。
A.愈演愈烈
B.千呼万唤
C.出炉
D.因地制宜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愈演愈烈:(事情、情况)变得越来越严重。“追问”不能“愈演愈烈”,故错误;B.千呼万唤:一再呼唤,多次催促;C.出炉:比喻新产生出来;D.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本题难度:简单



4、单选题  与“函封之”中的“函”字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
A.夜缒而出
B.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C.太子迟之
D.其人居远未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函”为名词做状语,用函封之的意思。A项 “夜”为名词作状语,在夜里;B项“亡”使动用法,使……亡;C项“迟”意动用法,认为……迟;D项“远”形容词作名词,遥远的地方。


本题难度:一般



5、单选题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1他____不决的伫立着,缓缓环顾四周的房屋和景物。
2他们学习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决心统筹安排,因地制宜,____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3为了躲避敌人的追捕,她____成一个阔太太,打扮的珠光宝气。
A.犹豫逐步化装
B.迟疑逐渐化妆
C.迟疑逐渐化装
D.犹豫逐步化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第3句中“化装”和“化妆”用哪一个词适宜?从句意来看,她的这种打扮是为了躲避,因而应该用“化装”,是假装,而不是一般意思上的装扮。)


本题难度:一般



Tags:高考 语文 正确使用词语(实词、虚词) 题库 知识点 汇总 高中
】【打印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下一篇高考语文提分技巧《语言文字运用..

网站客服QQ: 960335752 - 14613519 - 791315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