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写作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当前,出生于20世纪90年代被称作“90后”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的受到社会的关注,有人对他们赞扬嘉许,有人对他们表示担忧,也有人认为他们是在以自己的方式诠释自己的青春……不管怎样,“90后”终将担当起社会和历史赋予的重任。
请你联系个人或社会实际,以“我说90后”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题目。(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800字。(4)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5)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参考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写作题 请按要求作文。
贝克特笔下的人们对戈多的“等待”留给我们很多的思考空间。有人认为,“等待”是《等待戈多》的主旨所在:尘世的人们用一生的光阴等待他们心中的“戈多”,等待幸福,等待希望……
确实,人生就是一场等待。等待是一种智慧,一种胸怀,一份无奈,一种潜伏,一种积累……
对于“等待”,你会有什么思考?请以“等待”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但文体特征必须明显。字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无
本题难度:一般
3、写作题 作文(4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跟团外出旅游,人们总有这样的体验:好不容易看到自己喜欢的风景,来不及多看两眼,紧接着就跟上大队人马赶往下一个景点。这是因为有一种主流的东西,在引导我们行走的方向。其实,我们生活的许多方面也都被“主流”引导着。请以“跟在主流后面”为题写一篇文章,文章自定,文体自选,不少于700字。
参考答案:不能盲目 “随大流”
车如流水的十字路口,面对醒目的红灯,如果有一些人熟视无睹地奔向马路对面,你会“随大流”来一次“惊险穿越”吗?
作为一名决策者,如果有机会去内地参观学习,你会不会匆匆而又机械地上马那些内地普遍却不符合西藏实际的“民生”项目,随着“大流”做一次“东施效颦”的荒唐事儿呢?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不少人会有“随大流”的心理,习惯跟着多数人说话行事。“庄稼活不用学,人家咋着就咋着”、“羊跟大群不挨打,人随大流不挨罚”,这些民间俗语都形象地揭示了“随大流”的“好处”。也正因为它能带来一些利益,人们才在反复的实践中愈发坚定了“随大流”的观念。
穿衣戴帽跟着时尚潮流走,这样的“随大流”无可厚非;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不断加强学习,掌握更多技能服务社会,这样的“随大流”值得提倡;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能做到“比学赶帮超”,把更多的实惠带给广大群众,这样的“随大流”更值得称赞。
与这些相比,文前所提的两类盲目“随大流”行为,弊端和危害不言而喻,也更不容轻视。
顶着红灯过马路,带来的不仅是交通秩序的紊乱、失常和事故的发生,也会给整座城市的文明系数打折、抹黑、添乱、减分。
不顾实际地盲目上项目,不仅极大地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给本来就极为脆弱的西藏生态带来压力和消极影响,更不符合广大群众利益,这种到头来只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瞎折腾”,丢掉的不仅是政府的威信,更重要的是广大群众的信任。
生活中,我们还会遇到一种明知不对却仍然为之的“随大流”。如在市场买菜时不顾主管部门三令五申的限制乃至禁止,仍然使用白色塑料袋;不管媒体如何曝光,不文明的交通行为依然有不守规矩的“随大流”。细探究竟,不乏这种心思:大家都如此,出了问题总会有办法解决。把自己和所谓的大“多数”绑在一起,仿佛犯错的人多了,错误也就没了。这类盲目相信“法不责众”的心理,影响恶劣,危害深远。
盲目“随大流”束缚了人们思想的翅膀,桎梏了人们创新的热情。一事当前,先考虑别人会如何选择,总以他人的判断为选择依据,模糊了事物本身是非正误的标准,消解了“人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长此以往,很容易患上思想“软骨症”,不敢坚持自己的看法,只是借“从众”保护自己。如果人们都这样畏首畏尾,人云亦云,没有主见,整个社会将弥漫因循守旧的气氛,创新也将无从谈起。
破除盲目“随大流”的思维惯性,需要积极倡导独立思考的意识,创造开放包容的社会环境。不仅如此,还需打破“随大流、不吃亏”的利益设计,用制度鼓励人们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敢为人先。
“法不责众”,其实是对法律原则的侵蚀和消解。哪怕很多人违法违规,每个人也都应付出相应代价;反之,少数人的合法利益,哪怕只是一个人,也要尽力维护。只有这样,才能逐渐破除盲目从众心理,打消那些法不责众的侥幸,建立起对法律、对规范、对真理的由衷信仰。
本题解析:所谓“主流”,是指事物发展的主要或本质方面。而在题目的材料中,主流是加了引号的,这就值得我们思考了,这个所谓的“主流”,即是一个时代的大多数人行为方式或追求。从材料上看,对这种跟随“主流”是否定的。话题“跟在主流后面”也暗含了这种指向。(请注意“跟在主流后面”和“引领潮流”的差别)亦趋地跟风,没有了自己的个性和主张。想清楚这些,文章就不难立意了,可以联系中学生中的一些盲目跟风的现象,如明星崇拜、比拼名牌、流行火星文等,来写一篇有针对性的文章。
本题难度:一般
4、写作题 作文
美国盲聋哑女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一文里,对那些拥有视力而不加珍惜的人深表惋惜。其实,我们拥有的一切都值得珍惜:生命、亲情、友情;家庭、社会、自然;一个经历,一次过程;一个挫折,一次成功;甚至曾经给我们伤害的对手,让我们尴尬的意见……
“珍惜拥有”是一种生命的觉悟,一种境界。
请以“珍惜拥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字迹清晰,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略
本题解析:这是一篇以“珍惜拥有”为话题的话题作文,所谓“珍惜拥有”,意思是珍视爱惜,这是人类抽象的情感,写作的关键在于要把这种抽象的情感表现具体。
那么,如何写好作文呢?
审读材料,确定内容。试题材料中引述海伦?凯勒的话,意说明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不要等到失去它之后才来后悔。沿着题意的导引,我们不妨作如下推衍:珍惜什么?怎样珍惜?珍惜的结果怎样?如果从文章立意角着眼,我们可以写珍惜给自己带来满足感,也可以写不珍惜而招致的挫折感。从珍惜的内容来看,可以是真挚深厚的情感,如友情、亲情、爱情等,也可以是某种深刻的体验,如成功、失败、挫折等。从反映生活的层面看,可以选择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以及想象生活。经过上述思考,可以帮助我们在考场迅速确定写作内容,从而有效地避免偏题或跑题。?
二、深思慎取,突出个性。?话题作文,其材料和内容一般来说都非常宽泛,对大多数同学而言,都有内容可写。但由于大家的经历相似,在考试作文中极易出现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大众化作文,而这样的作文是很难获得高分的。因此,作文的个性色彩是我们获取高分的有效手段。个性色彩一般可从语言组织、文体选择、表述手法等方面来体现,这样可帮助我们摆脱大众化的泥潭。?
三、选点要小,开掘要深。?考试作文时间有限,供我们写作的时间一般在?45?分钟左右,要在有限的时间里写出高质量的作文,那我们在写作时必须做到选点要小,开掘要深。古人云: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如果贪大求全,我们就很难对内容进行深入细致的刻画,而文章如果只停留在浅表层面,那是很难征服评卷教师。因此,聪明的考生常常只从材料中选取自己最有把握的内容详细刻画,往往能获取高分。
本题难度:一般
5、写作题 下面是两则广告创意:
奔驰汽车的广告:遍布世界各地的奔驰车维修站,维修人员无事可干,闲得无聊。
丰田汽车的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
创意,不仅仅在广告中,而且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不体现出它的重要性。
请以“创意”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不限,题目自拟。
参考答案:无
本题解析:本题可从以下几方面立意:1、创意并不神秘,它得益于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如发明自来水笔的人就是看到蘸笔的不方便才有了“创意”。2、创意是对传统观念、思维定势的挑战。3、创意是时代对企业的要求。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各个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不断推陈出新,引起人们的注意。4、创意也要遵循人们的认识规律。如有些商家看到市场上起洋名的产品挺畅销,也灵机一动给自己的土特产起了个洋名,结果是不伦不类,弄巧成拙。
题目就是写“创意”,所以写作时要敢于打破以往的陈旧的作文模式,在文体选择、表现手法等方面有所创新。
[范文]?把木梳卖给和尚
有一家效益相当好的大公司,决定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高薪招聘营销主管。广告一打出来,报名者云集。
面对众多应聘者,招聘工作的负责人说:“相马不如赛马。为了能选拔出高素质的营销人员,我们出一道实践性的试题:就是想办法把木梳尽量多地卖给和尚。”
绝大多数应聘者感到困惑不解,甚至愤怒:出家人剃度为僧,要木梳有何用?岂不是神经错乱,拿人开涮?过一会儿,应聘者接连拂袖而去,几乎散尽。最后只剩下三个应聘者:小伊、小石和小钱。
负责人对剩下的这三个应聘者交待:“以10日为限,届时请各位将销售成果向我汇报。”
10日期到。
负责人问小伊:“卖出多少?”答:“一把。”
“怎么卖的?”小伊讲述了历尽的辛苦,以及受到众和尚的指责和追打的委屈。好在下山途中遇到一个小和尚一边晒太阳,一边使劲挠着又脏又厚的头皮。小伊灵机一动,赶忙递上了木梳,小和尚用后满心欢喜,于是买下一把。
负责人又问小石:“卖出多少?”答:“10把。”“怎么卖的?”小石说他去了一座名山古寺。由于山高风大,进香者的头发都被吹乱了。小石找到了院的住持说:“蓬头垢面是对佛的不敬。应在每座庙的香案前放把木梳,供善男信女梳理鬓发。”住持采纳了小石的建议。那山共有10座庙,于是买下了10把木梳。
负责人又问小钱:“卖出多少?”答:“1000把。”负责人惊问:“怎么卖的?”小钱说他到一个颇具盛名、香火极旺的深山宝刹,朝圣者如云,施主络绎不绝。小钱对住持说:“凡来进香朝拜者,多有一颗虔诚之心,宝刹应有所回赠,以做纪念,保佑其平安吉祥,鼓励其多做善事。我有一批木梳,你的书法超群,可先刻上‘积善梳’三个字,然后便可做赠品。”住持大喜,立即买下1000把木梳,并请小钱小住几天,共同出席了首次赠送“积善梳”的仪式。得到“积善梳”的施主与香客,很是高兴,一传十,十传百,朝圣者更多,香火也更旺。这还不算完,好戏跟在后头。住持希望小钱再多买一些不同档次的木梳,以便分层次地赠给各类型的施主与香客。(摘自《中国青年》)
[点评] “把木梳卖给和尚”,题目具有很强的“诱惑力”,足以吸引读者一读为快。原来,文中的小钱有个绝妙的创意——发挥梳子的附加功能,制成“积善梳”。文章立意、构思新颖脱俗,堪称奇文。
美国心理学专家丹尼尔·高曼曾说:“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将以有无创造性思维的力量来论成败。”此文真是对这句话的一个极为生动的注解。
本题难度:一般